戲曲鑼鼓對於戲曲表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也是眾所周知的。尤其是臺灣客家戲是經由原鄉移民者傳入的「三腳採茶戲(小戲)」,入台後逐漸學習吸收當代流行大戲劇種(包含亂彈、四平、外江戲等)發展演變而成的「客家戲」(或稱採茶大戲)。正因此發展過程,使客家戲曲鑼鼓內容蘊含各種大戲劇種精華,成為豐富又極具特色客家戲曲鑼鼓。 戲曲鑼鼓的學習對於前場(表演者)、後場(伴奏者)皆是相當重要的。本書首先將從客家戲曲鑼鼓的使用樂器與鼓介(鑼鼓經)特性簡單說明,使讀者對客家鑼鼓有基礎的概念後,再藉由傳統三腳採茶戲「十大齣」中所常用的客家唱腔曲調鑼鼓佐以分譜詳細說明,以提供了解客家鑼鼓之特色與作為使用客家鑼鼓的參考依據。
作者簡介:
蔡晏榕,1983年生於台北。1993年進入國立復興劇校就讀,主攻揚琴演奏與戲曲打擊。在校期間表現優異,多次獲得校內、外音樂比賽冠軍,參與海內、外巡迴演出(包含美、加、法、瑞典等地)。1996年起參與「客家人才培訓計畫」學習客家戲曲與客家八音,致力於傳統戲曲表演工作。2001年進入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就讀,主修北管-鼓吹,兼修中等教育學程。2006年返校任職於客家戲學系,並繼續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研究所,以優異成績取得文學碩士學位。2014年為文化部授證「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傳習計劃」結業藝生。
近年重要表演作品:劇場《喜脈風雲》、《丹青魂》、《羅芳伯》、《楊家心臼》、《金孫緣》、《三山國王傳奇》、《霸王虞姬》、《背叛》、《徐九經升官記》;電影錄影《萬事由天》、《戲棚戲Ⅰ、Ⅱ》、《五月雪花飄》、《客人》、《大隘風雲》、《碧血芙蓉》等;參與錄製CD、DVD《內行與子弟 林阿春與賴木松的北管世界》、《邱火榮-北管戲曲唱腔教學選集》、《鄭榮興音樂專輯》(壹至拾)、《傳統客家戲曲 錯冇錯》、《傳統客家戲曲 大宰門》、《客家採茶大戲 羅芳伯》、《客家大戲 霸王虞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