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投注熱情於文學,文學才有未來」
2014第一屆大學「青年超新星文學獎」作品集收錄全台三十八所大學院校所屬校園文學獎的首獎作品;本屆以「短篇小說」為主要徵集文類;並再次進行聯合總評選,角逐「獎中之獎」。希望能將各校分散的創作力量結合起來,把文學的聲音匯聚放大,真正鼓舞年輕一輩的文學創作者。
評審總評:敏銳觸覺具現光明與晦暗 ◎蔡素芬
從三十八個大學院校文學獎脫穎而出的小說首獎,聚集一起再次評選,可以較廣角的看到青年學生關心的議題和文學表現的方式,了解青年創作者以文學反應思考深度的能力。
作為首屆的青年超新星文學獎,這三十八篇作品對評審而言,充滿了好奇與觀察的意味,但閱後寧可認為這是一個年度參賽者水準的機率抽樣,不能當作現在校園青年文學程度的定論,而是作為往後比較各屆水準的一個評比起點,或作為有心創作的青年一個挑戰與超越的跳板。
這批作品就題材上而言,欣見青年學子嘗試視野的突破,政治隱喻、社會亂象、科技幻想、城巿觀察,這些個人生活圈限以外的素材,都表明了書寫者注意和關懷大環境的問題,但與日常生活接觸最切身的個人情感問題、存在意義,或家庭親屬間情感關係的書寫仍占最大比例,這在青年階段的書寫是可以想見的。以常見的親情倫理題材入手,難度相對較高,如何從之前已大量書寫的表現法另出新猶,更是創意的挑戰。
……創作難免有摸索的過程,青年投注熱情於文學,文學才有未來,小說創作越在跌跌撞撞中站起,越能尋出一點自己的想法來。
評選出的五篇得獎作,兩篇藉寫家庭的崩散和親情的乖離反射出社會的瘡瘍,兩篇以不同的方向作自身處境的詰問追探,首獎之作壓倒性的獲得評審的支持,這篇跳脫多數作品易陷的個人情緒耽溺,以理性客觀的眼光看待社區,關懷之心及於鄰里他者,文字精練,敘述主體集中,在三十八篇作品中,閃光般的成了亮眼之作。
從得獎作,還是看到了文學青年對社會敏銳的觸覺,青年眼光投射出去的影像縮影,光明與晦暗具在,這是青年眼中的我們的社會與存在感,深究其思來源處,可堪深刻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