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玉、石等器物,陶器的「物質價值」並不高。然而,卻因其物質特性,陶器成為新石器時代文化中,最受廣泛研究的考古遺物。陶器中,又以陶容器為史前時代人類社會最重要的生活用品,同時也是史前時代遺址上,最普遍的出土遺物之一,甚至說整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研究,是以陶容器為核心開展而來亦不為過。然而,陶容器雖為臺灣史前時代最常見的器物,從史前文化遺址出土的標本遺物,卻常只殘餘破片而少能修復成完整器型。因此,修復完整的史前文化陶容器,在臺灣不只珍貴少見,對於後人詮釋與理解史前文化,更具關鍵的作用。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自籌備處時期開始,即以國內唯一國家級考古博物館,策劃、主持許多大小規模不等的考古發掘計畫,所累積、收藏的史前陶容器標本數量極為豐富。史前館除研究人員進行調查研究及典藏人員進行文物整飭之外,更聘有專職技術人員進行陶容器修復,將破碎陶片修拼完整,成為珍貴之研究材料。史前館所收藏修復完整之陶容器,主要出土於臺灣東部及西南平原。史前館籌畫此次特展及出版特展圖錄,即想引領觀眾的目光正視這一項看似「土土的」,卻在考古學研究上絕對重要的器物──陶容器。 這次「土理土器:臺灣史前陶容器特展」,從主標題可以窺知研究人員強調紋理、器型,此兩者是考古學上對陶容器最基礎的分類法則。但我們更期待這個特展除了讓觀眾以最純粹的感受來欣賞「土土的」史前陶容器,還能引領觀眾認識陶容器如何和先住民的各個生活面向融合在-飲食的、祭祀的、審美的、甚至把玩的。史前館希望所展出的文物,不止是「物件」,而是有生命有歷史故事的「文物」,展出的角度要更貼近觀眾的生活經驗,更豐富觀眾對先住民的生活想像。而這個特展只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