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最後一級台階,最終極的成果,就是集體人格,也就是為靈魂找到故鄉,或者說,找到有故鄉的靈魂。而中國人的集體人格應該是什麼樣的呢?這個問題,既帶有歷史性、現實性,又帶有理想性。
與西方的「聖徒人格」、「紳士人格」、「騎士人格」、「靈修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不同,中國文化的集體人格模式,是「君子人格」。君子人格是龐大的中華民族在自身早期文化整合中的「最大公約數」。
從神話開始,埋藏著一個遙遠而深沉的夢,積澱成了一種潛意識的「原型」。
君子作為一種集體人格的雛形古已有之,卻又經過儒家的選擇、闡釋、提升,成了一種人格理想。
對中國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麼都有了;沒有君子,什麼都徒勞。
這也就是說,人格在文化上收納一切,沉澱一切,預示一切。
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對後代的遺囑。最好的遺囑,莫過於理想的預示。
後代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中國文化由儒家作了理想性的回答:做個君子。
我一直認為,中國文化沒有淪喪的最終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潰。
中國文化的延續,是君子人格的延續;中國文化的剛健,是君子人格的剛健;中國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國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
如果說,文化最初的蹤影,是人的痕跡,那麼,文化的最後結晶,是人的歸屬。
緣起
媒體與網路興起十餘年後的台灣,在民主化的催化下,近年來興盛一股造神運動:言語譁眾取寵,個個貌似正義上身。也真有人因此被拱成了神,但多半仍禁不起欲望的考驗,最終黯然走下神壇。
看過這一幕幕神話過場,最多也能當是茶餘飯後的閒嗑牙,對我們的心靈提升沒有幫助。此刻,我們需要足以引領社會走向正面的能量,走出一條民主化後的生活之道。余秋雨先生說,這些不假外求,就在我們文化之中的「君子之道」。
千年傳承至今的「君子」,是中華文化的集體潛意識。我們對古籍中的君子記載,常有教條化的印象誤解,事實上那是當時生活的種種紀錄,是君子與小人的界線之分,猶如今日的我們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本書從文化的集體人格探索而起,華人的文化生命盡在其中。書中古今之例相互映照,優美簡潔的文字,鏗鏘有力的陳義,在今日社會的喧囂聲中,讀來特別醒腦。
作者簡介:
余秋雨
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
在中國大陸的文革災難時期,以戲劇為起點,針對當時的文化極端主義,建立了《世界戲劇學》的宏大構架,於文革後出版,至今三十餘年仍是這一領域唯一的權威教材,獲中國大陸「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同時,又以文化人類學的高度完成《中國戲劇史》,以美學的高度完成了中國首部《觀眾心理學》,並創建了自成體系的《藝術創造學》,皆獲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被推舉為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高校校長,並出任上海市中文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兼藝術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曾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榮譽稱號。
二十多年前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被埋沒的重要遺址,之後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跡,是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現場抵達的人文學者。在考察過程中寫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歎》、《行者無疆》、《尋覓中華》、《摩挲大地》、《行走十五年》等書籍,開創「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風,獲得兩岸三地諸多文學大獎,並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籍暢銷排行榜前列。
近十年來,他憑借著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資源,投入對中國文脈、中國美學、中國人格的系統著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中華英才》雜誌等機構讚譽不斷,表彰他「把深入研究、親臨考察、有效傳播三方面合於一體」,是「文採、學問、哲思、演講皆臻高位的當代巨匠」。
自二○○二年起,赴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華盛頓國會圖書館、聯合國中國書會講授「中華宏觀文化史」、「世界坐標下的中國文化」等課題,每次都掀起極大反響。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秋雨書院」院長、香港鳳凰衛視首席文化顧問、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