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愛作怪之三國亂傳 | 拾書所

小四愛作怪之三國亂傳

$ 194 元 原價 220

看過《無敵三十六計》、《霹靂二十四孝》的讀者,必定在閱讀書後的附錄時,很驚訝的發現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覺中,知道了許多歷史典故。

這一次,阿德蝸老師帶你閱讀的是轟轟烈烈的《三國演義》。三國中的人物:劉備、關羽、孔明……家喻戶曉,無論在戲劇、電玩、漫畫上都經常出現。但是,你真的熟悉《三國演義》裡的故事嗎?快來閱讀這本書,藉由主角們所發生的逗趣事件,了解更多關於三國的典故,補充一下你的歷史知識吧!


【附錄】
三國小檔案

》寫作類型:
中國古代長篇歷史章回小說。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改編的小說。(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

》作者:
一般認為《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所撰寫。羅貫中,名本,字貫中,山西太原人,號湖海散人。

》內容: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所謂三國,指的是魏、蜀、吳這三個國家。這段戰爭不斷,英雄輩出的歷史,起源於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一直到西晉統一為止,總共涵蓋了近百年的時光。

當中,作者最著重描寫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戰爭故事,每一場戰役中,無論是策略的研擬或人性的描寫、征戰場面的鋪陳,鉅細靡遺,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傑出的寫作技法,成功刻畫出許多為世人津津樂道的英雄人物。明朝的高儒在《百川書志》對《三國演義》曾做出這樣的評論:「據正史,採小說,證文辭,通好尚,非俗非虛,易觀易入。非史氏蒼古之文,去瞽傳詼諧之氣。陳敘百年,該括萬事。」

三國歇後語
三國的故事廣為流傳,甚至有許多好玩的歇後語,都是由三國故事衍生而來的,趕快來看看吧!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典故:三國後期,魏國的大權被司馬氏所掌握。魏少帝曹芳即位後,司馬懿和曹爽一起輔政,後來司馬懿殺掉曹爽,獨掌大權。過了兩年,司馬懿死了,他的兒子司馬師繼任大將軍一職,大權落入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兄弟手中。後來司馬師又廢掉少帝曹芳,改立曹髦為帝。司馬師死後,司馬昭續任大將軍,大權仍掌握在司馬氏手裡。曹髦身為皇帝,卻沒有權勢,於是召集親近的大臣商量對策。曹髦說:「司馬昭想篡位的野心,連路過的人都知道了,我不能再坐以待斃……」後用以比喻人所共知的陰謀野心。

◎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典故:長阪之戰,趙子龍帶著劉禪奮力殺出重圍,終於順利回到劉軍暫時駐守的地方。劉備知道趙子龍為救劉禪,差點落入敵軍手中,一氣之下將劉禪摔落地面,並說:「孽子,為爾,幾傷我一員大將」。表示在他心中,趙子龍的地位比他的兒子還要高。

◎身在曹營心在漢──懷有二心

典故:徐庶在《三國演義》中是劉備最早的謀士之一,後來被曹操用計騙入曹營。但他身在曹營心在漢,沒有為曹操設下任何計謀。徐庶深謀遠慮,在忠孝不能兩全時,極力推薦諸葛亮,使蜀軍得以發展壯大。後世以這句話比喻堅守節操,忠於故主。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典故:曹操與劉備軍對戰於漢中,不料兵敗,只好暫時退兵斜谷。夜裡,曹操於營帳中,守夜士兵來問軍中通行口令,正好當晚吃的是雞肋,曹操便隨口說:「雞肋。」楊修聽聞,便叫將軍夏侯惇及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退兵。夏侯惇不明白為什麼,楊修告訴他:「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由此可見斜谷此地不必再守了。」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典故:劉備初無立身之地,由諸葛亮和魯肅作保,向孫權暫借荊州,可是借了卻一直不肯歸還。戰後魯肅來討,劉備哭訴自己沒有安身之處,與魯肅約定取得巴蜀後就歸還荊州,但奪下巴蜀之後,依舊沒有歸還荊州的打算。因此後來被用以形容「有借無還」。


歇後語連連看

三顧茅廬◆        ◆百發百中
關公面前耍大刀◆     ◆驕兵必敗
過五關斬六將◆      ◆滿載而歸
曹操用人◆        ◆好難請
黃忠射箭◆        ◆自不量力
關羽失荊州◆       ◆如魚得水
龐統做知縣◆       ◆唯才是舉
孔明用兵◆        ◆面不改色
劉備見孔明◆       ◆大材小用
草船借箭◆        ◆忘了舊情
關羽刮骨療傷◆      ◆虛虛實實
張飛戰關公◆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周瑜打黃蓋◆       ◆所向無敵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