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黃種人:一部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 | 拾書所

成為黃種人:一部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

$ 253 元 原價 320

★橫跨科學、醫學與人類學領域,解構種族思維史的來龍去脈
★第二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政治大學歷史系楊瑞松副教授專文推薦


為什麼中國人接受成為「黃種人」,日本人卻始終抗拒?
而更大的問題是:東亞人真的是「黃色」的嗎?


種族思維領域的不凡貢獻!
原來,我們的「黃皮膚」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始於西方科學的建構,
又被自身文化所認同的結果。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一曲《龍的傳人》唱遍華人地區,而我們也被教育認知自身的「黃種人」屬性,並認同自身的「黃皮膚」,這似乎已是一種常識。

不過,你有所不知的是,我們從來就不是「黃色」巨龍的傳人。至少,中國古代文獻並沒有「黃種人」的記載,也沒有種族學上的膚色概念,反而,中國人區分自己和外國人(胡人)的標準是毛髮和眼睛。甚至,在前近代的西方文獻與遊記中,中國人與日本人還被西方人形容是「白皮膚」,用以描述中國與日本國家富足、文化昌盛、願意與西方貿易且接受西方基督教義並成為教徒。

然而,至十八世紀時,「白種人」卻已是屬於西方人的專有名詞,而東亞人也逐漸染黃。對此,學者奇邁可深入探究了,在西方人的描繪之中,東亞人究竟是從何時開始變「黃」?又是經由哪些科學理論,東亞人成為了「黃種人」?

原來,十八世紀的自然學家卡爾.林奈與十九世紀的科學家和人類學家,藉由種種科學探測,逐步建立起將不同人種以顏色區分的標準,當東亞人被西方人歸類於「蒙古人種」時,同時也成為了「黃種人」。這一種族思維,也日漸成為東亞人——尤其是中國人——的一種身分認同。更在二十世紀初,出現「黃禍」一詞,暗示東亞人即將對西方產生威脅。

一切都是近代西方科學的把戲!時至今日,儘管種族思維已不再是主流,在西方的學術著作與公眾媒體上,也已很難再找到「蒙古人種」、「黃種人」等人種區分,但這樣的種族意識,在當代東亞地區卻還仍未消逝!

《成為黃種人》實是解構種族思維的一部極為有趣、卻又無比沉重的歷史。原來,東亞人從來就不是「黃種人」!

作者簡介:

奇邁可 (Michael Keevak)

美國耶魯大學文藝復興系博士。其研究領域為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代比較文學,目前任教於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其著作包括Sexual Shakespeare: Forgery, Authorship, Portraiture (2001)、The Pretended Asian: George Psalmanazar's Eighteenth-Century Formosan Hoax (2004)與The Story of a Stele: China's Nestorian Monument and Its Reception in the West, 1625-1916 (2008)等。

譯者簡介:

吳緯疆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自由譯者。譯有《自戀時代》、《設計解剖全書》、《時尚的力量》、《地球與人》、《旅行的異義》等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