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山大道的台灣街拍 | 拾書所

森山大道的台灣街拍

$ 332 元 原價 420

台灣,與我的記憶有一種臍帶相連的感覺,彼此連繫著,
所以不論怎麼拍都拍不夠呢!


一趟高雄至基隆的台灣縱貫之旅,
展開了森山大道的台灣街拍。


讓我們跟著森山大道的街拍,以及仲本剛的行旅之眼,
探究這名世界級的攝影藝術家對著眼前的事物
舉起相機、透過鏡頭看出去之時,
所見到的與眾不同影像。
並且,解開森山作品中獨特的不可思議感。

森山大道首度與海外出版社合作,推出在地原作街拍攝影集
森山大道的台灣街拍之旅

本書要帶著讀者了解,森山大道這名攝影家在拍攝的那一瞬間,所捕捉到的奇妙感受:森山先生對著眼前的事物舉起相機、透過鏡頭看出去的同時,他所看見的與眾不同的影像。

究竟他看到了什麼?

為了找出這個答案,而有了這趟台灣的旅行。解開森山作品中獨特的不可思議感,正是適合本書的一大主題。
這本書是仲本剛與森山大道這名攝影家一同在台灣旅行,同時也是探索森山大道內心之旅的記錄。

作者簡介:

森山大道

Daido Moriyama

1938年10月10日生於日本大阪池田市。

1958年以自由設計師的身分於大阪平野町成立事務所。

1959年進入岩宮武二攝影工作室擔任助理,為其攝影啟蒙階段。

1961年為了參加VIVO而轉赴東京(VIVO,1959年成立的日本攝影師組織。成員有川田喜久治、佐藤明、丹野章、東松照明、奈良原一高、細江英公等。1961年解散)。VIVO解散後,成為細江英公的助理;次年,協助細江完成三島由紀夫攝影集《薔薇刑》。

1964年成為獨立攝影師。

1965年以《相機每日》雜誌刊登的橫須賀美軍基地攝影作品展露頭角。

1966年起與作家寺山修司展開合作關係。

1968年首次出版攝影集《日本劇場寫真帖》,以「晃動、模糊、粗粒子」的前衛手法拍攝,展現了森山藝術家風格的明顯印記。

廣受好評的《On The Road》系列開始於《相機每日》連載。

從第二期起參與《挑釁》雜誌(攝影家中平卓馬與高梨豐、詩人岡田隆彥、評論家多木浩二共同創辦)。

1970年獲選為「時下之人,70年代百人選」。

1971年與日本設計大師橫尾忠則共赴紐約

1972年出版《攝影再見》攝影集,70年代為森山的個人反思期。

1974年於東京四谷與成田秀彥成立共同事務所。

於Work Shop攝影學校講學。

1975年任東京寫真專門學校專任講師。

1976年與北島敬三、倉田精二等人於東京新宿成立CAMP藝廊。

1980年首度海外個展,後展開全球巡迴展。

1981年《光與影》系列於《寫真年代》上展開連載,外界諸論森山走出此前的迷惑,邁向另一個新的階段。

1993年出版《COLOR》為首本彩色攝影集。

2011年出版《NORTHERN3》為首本全以數位相機拍攝的攝影集。

得獎紀錄∣

1967年 第11回日本寫真批評家協會∣新人賞(發表於《相機每日》上的藝人系列)

1983年 日本寫真協會∣年度賞(攝影集《光與影》)

2003年 第44回每日藝術賞(攝影集《新宿》)

2004年 德國攝影協會∣文化獎

日本寫真協會∣作家賞

2012年 國際攝影中心(紐約)∣Infinity Award(無限獎)

森山大道公式網站∣http://www.moriyamadaido.com/



仲本剛

Takeshi Nakamoto

1968年生於神奈川縣。

在身兼雜誌特約寫作的工作之餘,持續編輯製作寫真集,包含與森山大道同行拍攝的《BUENOS AIRES》、《S'》、《São Paulo》、《上街去吧!森山大道的街拍意見》(森山大道 路上スナップのススメ)在內,尚企劃製作了《Light & Shadow》、《NAKAJI》等森山大道的作品集。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