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漁‧愚:四十前集 | 拾書所

魚‧漁‧愚:四十前集

$ 220 元 原價 250

※ 收錄潘壘未完成的寓言式剖析作品《獨語集》,從另外一個面向看盡這位邵氏文藝導演的內在。
※ 收錄潘壘數篇短篇小說,建構在其獨特的生長背景,展現潘壘跨越越南、中國、台灣三地的地緣情愁,看見潘壘的人生軌跡。
※ 潘壘全集系列的最後一集!!

收錄潘壘整理自己至四十中旬所寫作的寓言小說《獨語集》以及另外十篇短篇小說。

獨語集
潘壘與自己對話、書寫孤獨的紀錄,時至今日雖已無法完整收錄,仍可窺見潘壘在當時內心所經歷的掙扎與徬徨。

我想,這就是他理想中所要釣的魚了。
我以為我已分嚐了他的快樂。──〈魚‧漁‧愚〉

短篇小說
潘壘擷取自己生命的軌跡與記憶,讓故事除了有越南那濃郁的咖啡香,有台北過去巷弄間的小人物行跡,也有對人事的淡淡關懷與嘲諷。

因此,對於我,我請求法官,為了我們這合理的法律的尊嚴,宣判警察局有罪!亦即是說;如果黃牛能夠遵守這合理的百分之二十,就是合法!如果他們超過了百分之二十,就殺他們頭!──〈曹高律師〉

作者簡介:

潘壘
一九二七年八月四日生於越南海防市。一九四九年來台,獨資創辦台灣光復後第一本文學雜誌──《寶島文藝》月刊。一九五二年起,全心投入小說創作,出版了《紅河三部曲》、《魔鬼樹》、《歸魂》、《狹谷》、《安平港》等二十三本暢銷著作,為台灣五○年代的文壇巨擘。其中多本著作被改編為電影登上大銀幕;長篇巨著《魔鬼樹》更在一九七二年被華視改編為連續劇,紅極一時。
一九六○年代進入「中影製片部」編導組,自此投身電影界編寫劇本。一九六三年受邀進入香港「邵氏」,是邵氏四大文藝導演之一,更被譽為保守年代最勇於創新的作家導演。七○至八○年代已編導過四十三部電影,合作過的演員有唐寶雲、鄭佩佩、王羽、李烈、柯俊雄、張美瑤、龍君兒、胡燕妮、胡茵夢等港台兩地知名巨星演員。
一九六二年以《一萬四千個證人》獲得第一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同年再以《颱風》一片代表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揚威海外;一九六四年以《情人石》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獲入圍肯定。其他電影代表作還有《金色年代》、《蘭嶼之歌》、《毒玫瑰》、《落花時節》、《新不了情》、《紫貝殼》、《天下第一劍》等片。
二○一四年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出版了《不枉此生──潘壘回憶錄》(左桂芳編著),訴說這位縱橫文壇、馳騁影壇的傳奇人物!
潘壘身為作家兼導演,其創作的小說或電影,不論在哪個年代都堪稱跨時代的經典之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