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順逆差額…這些新聞版面經常出現的數字,時常成為我們判斷經濟是否景氣的指標,也是選舉時政治人物拿來說嘴或宣示的目標。但這些統計數字其實有著非常複雜、弔詭的面向。
例如:
GDP(國內生產毛額):災難過後的重建,屬於政府支出,會讓GDP上升,所以災難之後,GDP表現更好,代表人民生活更美好?
失業率是怎麼計算來的?不主動找工作的人不列入「失業」計算裡,這些不主動找工作的人口,可能是啃老族的年輕人,所以會有失業率低,就業率卻也低的怪現象。
通貨膨脹率:物價指數是政府發放福利金的基數,也是政府執政績效良窳的指標,因此相當敏感。歷史上,阿根廷政府就曾透過羈押統計機構主管,施壓公布不實數據。
貿易差額:當今,美國對中國遭遇鉅額逆差,甚至是兩國之間的敏感議題,不過這件事並不是那麼簡單。以iPhone為例,雖然Apple是間獲利可觀的美國公司,但是「中國製造」導致從中國「進口」到美國,結果每賣出一台iPhone就造成美國財政赤字的負累。但是,攤開整個製程,會發現iPhone的研發和行銷在美國,其他零件則來自更多其他地方,「中國」只是製造的終點,被標註為「原產國」,實際上在整體附加價值中所占份額並不大。
一百年前「經濟」這個概念並不存在,直到這些指數發明,我們對經濟才有想像的依據,也才有計算的工具。不過,這些誕生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指數,已經不符合當下的產業結構,它們的限制也一一被呈現。例如:在這些指數發明的當下,人類社會還在努力掙扎脫貧,製造業是主要火車頭,GDP便是適合度量製造業表現的指標。
作者認為我們不能過分迷戀單一指數,總體經濟指數經常不能反映內部的差異性。同時,也別將總體經濟的數字過度延伸到個人處境,影響個人決定。在這個大數據和網路科技興起的年代,不論政府或我們都應該可以有更全面和及時的資料蒐集,以求細緻的客製化指引。
作者簡介:
Zachary Karabell
哈佛大學歷史/國際關係博士,現任River Twice Research經濟研究與顧問公司總裁(http://www.rivertwice.com/about)。
曾為Fred Alger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上世紀九○年代Alger是美國業績相當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在九一一事件中,世貿總部的員工全部罹難,但是IT建置得宜,交易資料早已備份,他們很快便得以重新開張。
Karabell有多部暢銷著作,主題涵蓋包括中美關係、蘇伊士運河、美國政治史等等。
二○○三年,世界經濟論壇評為「未來世界的領導者」。世界經濟論壇是個放眼經貿、政治、媒體、科技等諸多議題的非營利組織,最有名的是每年於瑞士達佛斯召開的經濟論壇。
譯者簡介:
葉家興(第1~6章)
香港中文大學金融學系副教授、政大預測市場中心研究員。著有《陸生元年》,譯有《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世代風暴》、《理財最重要的一件事》、《囚犯的兩難》《未來事件交易簿》等。
葉嘉(第7-10章、結語)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講師,翻譯學博士,從事翻譯歷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