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享受生活,經營心靈的自由與和諧
幸福應該是一種情境,一種感覺,一種不相對又不對襯的意念。
人生需要感悟,有感悟的人生才能變得睿智,
才能變得快樂、幸福,才能變得完美無憾。
「幸福」一個我們多麼耳熟能詳的字眼,一個我們多麼夢寐以求的目標,一個我們多麼渴望擁有的名詞。
可是,有誰能回答,幸福到底是什麼?幸福可以經由什麼樣的過程而產生?相信很多人都難以清楚表達,應該也沒有人能清楚描述出來,因為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不盡然相同,但這卻是所有人共同的追求。然而,幸福是一樣能夠經由追求而得到的東西嗎?
坐擁萬貫家財者、生活無虞也無閒餘者、三餐不繼勉強度日者,三者相比何者幸福?
終日忙碌只為追求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者、整日閒散無所事事者,三者相比何者幸福?妻妾成群左擁右抱者、一夫一妻平淡無奇者、孤家寡人了無責任者,三者相比何者幸福?
幸福無從比較,因為,每一種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每一種人也都有自己渴望獲得的幸福。可惜的是,我們大家似乎都忽略了已經存在的幸福,轉而去追求別人擁有的幸福,卻永遠得不到。
幸福應該是一種情境,一種感覺,一種不相對又不對襯的意念。每個人的幸福是屬於個人所特有的,無法取代,不是經由廝殺、掠奪、經營、追求或買賣而來,而是由發現、看見與感受、體會而來。
對於生活,不同的人從來都有著不同的要求和理解。同樣的境遇,有些人覺得是天堂,而有些人卻覺得不是天堂。
一個農夫躺在麥草垛裡呼呼大睡,一個讀書人見了,可能會覺得那個農夫非常的不幸,家裡沒有地方躺,只好將就在這裡湊合一下。那個農夫卻未必這樣看,他可能會覺得,自己在這裡呼呼大睡,說明自己無憂無慮,妻賢子孝,又無衣食之憂慮,這不是天堂這是什麼?
而這個讀書人呢,有好衣服穿,有好飯吃,還有聖賢的書可讀,家裡又不愁吃不愁穿,照農夫對生活的標準,應該是非常幸福的了。那個書生卻不這樣看,因為他覺得,有好飯吃,好衣服穿,有好書讀,這些都還不夠,要讀書,得有紅袖添香才好夜讀書,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所以說,對於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是否幸福,從來都有著不同的衡量標準。
應該說,人們對於生活的要求是無止境的,甚至人對物質的追求也是無止境的,但是這些東西最終帶給我們的是患得患失的憂慮、壓力和令人疲憊不堪的混亂情緒。所以說,人們追求複雜的生活,其實是得不償失的,因為外界的誘惑和對物質的追求,使我們失去了內心世界的平靜。
與我們內心的東西以及需要相比,外界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生活是我們的內心生活,我們對於生活的感受其實比生活本身更重要。
在我們周圍,所有的人都在緊張地忙碌著,而且這種忙碌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忙碌,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是為什麼而忙碌,或許,我們是擔心在競爭的壓力下我們失去了內心的安全感,於是,就產生了無事可做的恐懼感,所以,人們才急急忙忙地找事情做。
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能使一個思想狀況不佳的人煩惱不已,卻根本無法影響一個心靈陽光的人。即使是出了大事,即使是恐慌、危機、失敗、火災、失去財物或朋友,以及各種各樣的災難,都不可能使他的心理失去平衡,因為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支點——心靈自由與和諧的支點,因此他不再在希望和絕望之間搖擺。他已經發現,自己是通行於整個宇宙的偉大法則的一部分。
人生需要感悟,有感悟的人生才能變得睿智,才能變得快樂、幸福,才能變得完美無憾。換一種活法,改變一下自己,我們也許就會找到生活的幸福和快樂。學會享受生活,經營心靈的自由與和諧,你就能夠感受生命的偉大。
作者簡介:
曉群
中文專業畢業,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職場培訓機構講師、熱衷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