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著馮翊綱式的幽默,溯古泛今觀戲,玩味翻嚼字裡!
三大內容,挑動你的文學神經、閱讀笑穴:
◎【相聲瓦舍】年度大戲《賣橘子的》全劇本。
◎ 諷怪寓言「字的極短篇」,挖掘正體字與簡體字的趣味對比。
◎ 美萌系「連環漫畫」。
跟著賣橘子的,在《搜神》裡尋浪漫,在《西遊》裡窺人性,在《水滸》裡見英雄,在《三國》裡長知識,還有咀嚼不盡的劇作家的點子絕活;書頁再一翻,看「寧」靜割了心,「夢」想少了眼,「臉」面不見人,「蝦」成下等虫……,或諷刺或搞笑或嘆息或志怪或「感覺毛毛的」極短篇,簡體字所失去的筆畫意涵,幻化為餘韻不絕的創意人的故事空間;這不只是劇本,不只是極短篇,不只是漫畫,而是莞爾一笑中耳目一新的跨文類創作。這顆被逗樂的心,重拾了對經典的敬意,對文字的好奇!
作者簡介:
馮翊綱
演員、導演、劇作家、演說家、大學教授。
【相聲瓦舍】創辦人。
經常因為面容、口音的特色,被誤認為陸客,在台灣購物時被告知「出示護照有打折」,但店員見到證件上「中華民國」字樣時又反悔不給打折。心生不平,因而發願,創造新身分如下:
出生於陝西丹鳳,所以會唱陝西話的〈小毛驢〉。住過北京,因而操持一口京片子,也因此熟悉「全聚德」和「便宜坊」。
壯遊名山大川,曾在南昌贛江邊朗讀〈滕王閣序〉,在黃州峭壁上朗讀前後〈赤壁賦〉,在杭州南屏山開懷大唱〈借東風〉,在孫中山演講《民生主義》的天津廣東會館戲台上背誦過一小段相聲,在卓別林訪問上海時登台的「蘭心劇場」背誦過另一段相聲,在襄陽古城朗讀一段《神鵰俠侶》,並於電影院欣賞《變形金剛三》。
也曾深入日本各大城市體驗生活,在京都金閣寺朗讀一段《金閣寺》,且對「神戶牛排」與「築地市場」有獨到見解。
於美國各大校園遊學期間,造訪加州柏克萊大學時結識國際導演Stan Lai。應名製作人之邀,來台發展演藝事業,在左營眷村拍戲時意外巧遇因戰亂失散的親生父母,依親而獲得永久居留身分。
這樣,你們滿意了吧?
繪者簡介
林一先
畢業於師大附中、師範大學美術系,現就讀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國小的時候,和幾個同學拿著學校的作業簿畫起接力漫畫,讓班上其他人傳閱著看,即使是每個人物都只以正面出現,對話框夾雜了錯字和注音的作品,還是一度受歡迎到需要登記號碼排隊。想來真覺得不可思議,但這正是漫畫的魅力所在吧,今後也會為了它而繼續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