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場所 | 拾書所

我的場所

$ 282 元 原價 320

隈研吾寫的建築哲學。

建築是場所的産物,人,也是場所的産物。例如,出生的場所、居住的場所、學習的場所、決定性的場所。記憶,於是從場所展開。建築師書寫土、水、光、風對他的意義,以及他對土地的回憶、無法忘懷的語彙、建築對他的啟發、每一件建築案件構想之形成。透過本書可知其果敢挑戰既定框架的創作態度如何產生?隈研吾透露其思想與行動之原點及貫徹獨創精神的紀錄。

建築師也可以說是種粉碎的存在,有多少作品,就碎裂成多少片。當隈研吾設計歌舞伎座時,工作的目光稍微朝江戶時代探去;當隈研吾用碳纖維打造博物館時,他的頭便轉向一百年後的時代。當隈研吾接獲東北復興專案而巡視災區時,如果沒有那種因海嘯而失去一切的心情,就無法打造出災民期望的街區。另一方面,隈研吾曾收到巴黎方面的委託,在巴黎設計一個街友收容所,但那些是與日本人擁有不同世界觀的人。

建築物的背後包含了建造者、使用者、周邊的人,若不設身處地為各種身分的人著想,就設計不出好的建築。對象的種類無比多樣,我不停地從這個對象朝另一個對象移動,不斷地被粉碎。

但是,這些碎成粉末的隈研吾「們」,內在卻流動著某種共通的東西,而尋找它正是本書的目標。於是乎,他明白將碎片黏合的關鍵是「場所」,便一鼓作氣地寫完本書。

作者簡介:

隈研吾,日本建築大師,慣用竹子、木材、泥磚、石板、和紙等自然建材,建築風格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在業界被稱為「負建築」、「隈研吾流」。
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1979年畢業自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班。1985-1986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建築.都市計畫學系客座研究員。1990年在東京青山成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2001-2008年任教於慶應大學科技科學系。2009年開始擔任東京大學教授。
知名作品有「龜老山展望台」(1995)、「水/玻璃」(1995,AIA獎)、「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1995)、「森舞台/宮城縣登米町傳統藝能傳承館」(1997,日本建築學會賞)、「石之美術館」(2001,國際石材建築大獎)、「馬頭町廣重美術館」(2001,Murano Prize)。近期作品有「長城下的公社/竹屋」(2002,北京),「長崎縣立美術館」(2005,長崎)、「三多利美術館」(2007,東京)。目前於中國及歐洲仍有許多建案進行中。近十年更一手囊括JCD、日本AIJ獎、美國AIA、全球創新建築獎、芬蘭Spirit of Nature Wood Architecture、法國Energy Performance + Architecture Award等國際大獎。著作有:《十宅論》、《再見.後現代》、《建築的慾望之死》、《負建築》、《新建築入門》、《小建築》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