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文明、藝術、科學,人與自然交織的億萬年紀事 | 拾書所

雨:文明、藝術、科學,人與自然交織的億萬年紀事

$ 370 元 原價 420

2015年美國國家書卷獎入選作品
從第一滴雨到暴風雨,文明的驅力、藝術的春藥、大自然的生命之源
第一本「雨」的專書――雨的文化書寫,雨的歷史紀事,雨的自然觀察


★《森林祕境》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
《第六次大滅絕》作者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盛情推薦

★《紐約時報書評》、《金融時報》專文讚譽
《出版人週刊》、《科克斯書評》、《書單雜誌》星級書評


「天意只需要一點小雨,只要一朵不合時宜的雲彩飄過天空,
就足以推翻一整個世界。」——雨果



在小說家筆下,火星上的雨是藍色的
在電影導演的鏡頭中,雨是愛的故事
在音樂家的音符間,雨是自天空滴落的眼淚
在地球上最多雨的地方,一個印度人說他「想賣雨」
無論浪遊到何處,雨總是保留了在地的氣息,訴說人與人之間的故事

雨是宇宙的基本要素,神祕、珍貴,具有破壞性。
雨是無數詩歌和繪畫描寫的主題,是氣象報導的首要內容,是世界的水之源頭。

我們不知道地球上的第一陣雨在何時降下、最早的雨水是什麼模樣,或它們究竟下了多久。人生總有雨落時,大雨小雨,一滴一滴……

本書由四十億年前填滿海洋的傾盆大雨揭開序幕,一直談到氣候變遷所引發的暴風雨,將雨的科學觀察和人類渴望控制雨的故事交織起來。

本書也是一本遊記,帶領讀者深入蘇格蘭,一探麥金塔風雨衣的驚人故事;還會前進印度,看看當地村人如何從季風雨漫淹的大地上萃取出雨的氣味,製造成雨香水。

自古至今,雨不斷鼓舞著所有美好愛情故事必備的各種興奮、渴盼及心碎。人類最早的幾個文明,都是因雨興起,因雨衰亡。

幾千年來,人們祈雨拜雨;為求雨停而將女巫綁在柱樁上燒死,或是為求雨降而獻上小孩當作犧牲;用灌溉農業以及建立在氾濫平原上的城市來嘲笑雨;甚至打算用代表戰爭的迫擊炮來把雨從天上轟下來。

今日,人類終於走到設法改造雨的這一步。只不過並非以我們原先打算的方式。由於氣候變遷顛覆了以往的降雨模式,日益嚴重的暴雨乾旱如脫韁野馬四處奔竄。在這個碎形的世界裡,雨將成為一個統一的力量。

雨太多了,雨根本不夠,雨是我們分享交談的內容,而這本書,就是獻給體驗過雨水的每個人。

作者簡介:

辛西亞‧巴內特Cynthia Barnett

資深環境記者,曾報導美國蘇旺尼河和新加坡等地的水資源相關議題。著有《幻象》(Mirage)和《藍色革命》(Blue Revolution),後者獲選《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2011年十大科學好書。目前與丈夫子女定居在佛羅里達的蓋恩斯維爾(Gainesville)。歡迎造訪她的官網:www.cynthiabarnett.net。

譯者簡介:

吳莉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觀看的方式》、《我們在此相遇》、《霍布斯邦看21世紀:全球化,民主與恐怖主義》、《建築的法則》。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