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代的青年們張揚著良心的正義旗幟,
透過堅定的反抗行動,帶領農民們走向公平之路,
譜寫威權時代最青春的反抗之頁
◆收錄一九○○至六○年代台灣歷史老照片
◆以攝影圖像重現沉埋於歷史之河的農民與社會運動者的身影
◆以影像故事挖掘台灣人曾經的憤怒與希望、反抗與行動
此刻,我想撲向風暴的未來,
是鷗鳥就該迎風逆雨,
是江河就要湧向大海,
是怒浪必將擊向岩岸,
是岩岸就得承受分離的負載,
在這巨變流離的年代。
在這巨變流離代,
我們隔著煙波相望,
此岸彼岸各自奮力振翅,
我看見你飛向人字的雁陣,
若你回首,想必也能望見,
我踏入默禱的人叢。
------摘錄 楊渡〈風暴的未來〉
路,越走越長;歷史,越追尋越深邃
台灣史總混雜著悲情、淚水、傷痕、血跡的面貌,彷彿台灣人是被欺負的童養媳。然而,透過日據時期的農民運動與社會運動者的影像故事,看見台灣人曾經的憤怒與希望,反抗與行動。在他們的容顏裡,沒有悲情、沒有哀傷、沒有無力的嘆息;有的是堅定的信念、反抗的行動、農村的抗爭、無悔的入獄,以及良知的恆久堅持。在他們身上,展演出一段台灣曾有過青春的反抗,反抗的青春,卻被歷史沉埋許久……
作者簡介:
楊渡
詩人、作家。喜歡旅行、閱讀、電影和足球。最喜歡的地方,是新疆和阿爾卑斯山。大山大水,以及無盡的沙漠。最喜歡的電影是《直到世界的盡頭》。
生於台中農村家庭,寫過詩、散文,編過雜誌,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中時晚報》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主持過專題報導電視節目「台灣思想起」、「與世界共舞」等,現任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
著有詩集《南方》、《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散文集《三兩個朋友》、《飄流萬里》,報導文學《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世紀末透視中國》、《激動一九四五》、《紅雲:嚴秀峰傳》、《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長篇紀實文學《水田裡的媽媽》,及戲劇研究『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等十餘種。
簡明仁
美國柏克萊大學電機博士,為傳承延續簡吉先生代臺灣農民爭取公義理念,及陳何女士扶助弱勢的愛心,於一九九三年八月四日成立財團法人大眾教育基金會,以「助學扶弱」與「農民教育」為主,投入社會公益。
基金會深耕二十多年,努力追尋歷史真相,以還前輩們清白。現在更進一步,思考「農民教育」未來的意義, 因此,自二○一一年開始,於臺南大崎推動「農民希望工程」專案計畫,希望將來可延伸至各個村落,落實臺灣成為無毒有機島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