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是有縫隙的,虛構可以再生,過往與未來共舞。陳又津倒身進入記憶廢墟,撿拾無用垃圾,逆光剪影,恣意拼貼,無常也不過如常。令人期待的新二代溯源書寫,已然越過堤防,漫溢肆流。——顧玉玲
十九歲那年,父親過世了。認識父親的時候,他已經是個老人。
是退守到台灣的老榮民,是做餅人,同時也是收藏破爛的拾荒者。
如果要我的母親有什麼夢想,就是給我們家後面的空地砌上一圈水泥拿來種花、買一台新的冰箱、找一個工時不太長的工作、明天洗床單的時候不要下雨……
我在書桌前,一步一步,像父親推著腳踏車那樣收集紙箱和鐵罐,
敲擊鍵盤記錄我們曾有的回憶,打撈父母那一代準台北人的故事……
新銳小說家陳又津,繼《少女忽必烈》之後,一洗華麗文風,以抒情之筆寫一段最深層的記憶,照亮少話的退伍老兵、買單程機票的南洋女子、誤會自己是混血兒的移民小孩,贖回人世的恬淡與寬諒。
★文末收錄多篇書寫二代移民的故事:
「我對她完全一無所知。她的本名,從哪裡來,過去怎麼樣都不知道。」——趙素芬,河南榮民爸爸╳泰國媽媽
「不能怪外勞沒有敞開心胸,因為我們的媽媽還真的欺負他們!」——初傑克,山東榮民爸爸╳印尼華僑媽媽
「浮現我媽的樣子,她本來是個對自己很有自信,把生活過得很好的女性,可是她沒有經營出她想要的關係與婚姻。但她應該像我同學那麼開心。」——廖宜盈,台灣客家爸爸╳越南華僑媽媽
「我爸在泰國曼谷長大,來台灣以後認識媽媽。我自己從來沒問過他們怎麼認識、結婚,多半是聽長輩講的。」——鄒駿濠,泰國華僑爸爸╳台灣媽媽
作者簡介:
陳又津
1986年出生於台北三重,專職寫作。台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劇本創作組碩士。27歲時以風格鮮明的《少女忽必烈》登上《印刻文學生活誌》封面人物。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駐村作家。
2010年起,陸續獲得角川華文輕小說決選入圍(《寂之聲》)、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組冠軍(〈長假〉)、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劇本佳作(《甜蜜的房間》)、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跨界通訊〉)、文化部藝術新秀創作發表補助、國家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補助。入選《九歌103年度小說選》。
BLog∣少女忽必烈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