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眷明朝:朝鮮士人的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1600-1800) | 拾書所

眷眷明朝:朝鮮士人的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1600-1800)

$ 253 元 原價 320

★本書榮獲2013年中央研究院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助

1.本書榮獲2013年中央研究院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助

2.中韓關係研究論著,時間跨越200餘年,徵引29種《燕行錄》+32種朝鮮士人文集--「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突破『遺民』課題一向自囿於中國史範疇的侷限,開啟從比較的角度、以中國為參照對象探討中朝關係之新頁,使『朝鮮史』與『明清史』得以合流。所得論點多所創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林麗月

1600-1800年代的朝鮮王朝,竟然也曾經歷從「去中國化」到「本土化」的過程?

1644年,明朝滅亡,原為皇明屬國的朝鮮自此開始了「思明」的文化現象,本書時間跨越兩百餘年,徵引29種《燕行錄》和32種朝鮮士人文集,完整探討晚明至清中葉,朝鮮士人對於「明朝」的討論,並以清朝儒生作為參照對象,考察朝鮮思明文化的論述、實踐及其終結的曲折過程;以及朝鮮燕行使歸國後的反應與影響。

*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38號

作者簡介:

吳政緯,1989年生於雲林北港,成長於後山臺東。東華大學歷史學學士(2012)、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2015),現為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研究領域為明清文化史、中朝關係史。曾獲史語所2013年「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金」,並有〈寓思明於志怪:董含《三岡識略》的歷史書寫〉、〈從中朝關係史看明清史研究的新面向〉等專文發表於學術期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