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兩次的男人 | 拾書所

死了兩次的男人

$ 300 元 原價 380

一個誤報的死亡信息
給予我,人生重新開始的機會
但失去過去的我,我的存在還剩下什麼?


義大利二十世紀最雋永的文學作品

回家的路上,男子一邊翻閱家鄉的報紙,一邊整理著這趟旅程的心情;突然,報上的一則新聞震懾住他,因為那正是他——馬悌亞˙琶斯卡的死亡消息。

誤報的死亡消息給了馬悌亞一個難得的重生機會,讓他終於得以逃離過去悲慘的日子、選擇想過的生活、決定與誰交集、前往想去的城市、更甚至取一個自己喜歡的名字——

此時此刻,馬悌亞的人生似乎才終於輪到自己做主,可以重新親手建築一個滿意的人生。

於是馬悌亞˙琶斯卡開始了一趟全新但是未知的旅程⋯⋯

作者皮蘭德婁是義大利享譽盛名的劇作家、小說家、文學家。在1934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擅長利用荒謬的情節審視人與社會的關係、探討內心與現實的衝突。

作者簡介:

盧易吉.皮蘭德婁 Luigi Pirandello
西元一九二一年,《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在羅馬的瓦勒劇院(Teatro Valle)首演時,作者皮蘭德婁在觀眾鼓譟叫囂著「瘋人院」之下,被迫離開劇院,但同一劇作同年在米蘭上演,卻使得作者一舉躍上國際舞台,成為舉世聞名的劇作家。

盧易吉˙皮蘭德婁(Luigi Pirandello)一八六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出生於義大利西西里島的阿格里真托(Agrigento),他的一生跟《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一劇一樣,被一股神秘而孤寂的氛圍所壟罩,又充滿著爭議性。他在一九三四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隨後卻將諾貝爾金牌捐獻給法西斯政權,支持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然而,據稱他也曾在盛怒之下撕毀了法西斯黨證。一九〇三年的一次山崩摧毀了皮氏家族的礦產,他的妻子無法承受重擊而成了嫉妒偏執症患者,直到一九一九年皮蘭德婁才將她送入精神療養院。
皮氏最富盛名的小說《死了兩次的男人》便是這個時期的作品。由此可見,無論是身為一個公眾人物,或在私領域,皮蘭德婁的生命都是疏離而孤獨的。他曾說:「要麼體驗人生,要麼書寫人生,若非透過書寫,我未曾體驗過人生。」一九三六年,皮蘭德婁逝世於他在羅馬的住所,相較於當時報紙大篇幅報導英王愛德華八世放棄王位的消息,這位義大利文學巨匠的死訊只刊登在不顯眼的角落,彷彿複製了他筆下的人物阿德里阿諾˙麥斯的命運。

譯者簡介:

吳若楠

因《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赴義研讀戲劇,畢業於羅馬智慧大學戲劇研究所。

目前任職於輔大義大利文系,並從事自由譯者的工作,譯有《他人房子裡的燈》(商周出
版),並與人合譯有《印度真瑜伽:從入門到深層修行》(大家出版)、《天才藝術家系
列:提香》(閣林出版)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