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感恩紀:惠敏法師訪談錄(增訂版) | 拾書所

六十感恩紀:惠敏法師訪談錄(增訂版)

$ 450 元 原價 500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部感恩史,惠敏法師的傳記,讓人重溫近代佛門弘法歷程,看見珍貴師徒情誼,看見臺灣佛教艱辛歲月,更直接感受動人願力。除感恩來時路,惠敏法師更以前瞻的眼光與夢想,無畏地擘劃新格局,為佛教開路。

本書由侯坤宏、卓遵宏專訪惠敏法師,收錄近百張彩照,以及許多惠敏法師精彩文摘。全書共分三大篇:
一、兩段學生時期:
包括出家前的學習與出家後的學習,臺北醫學院藥學系畢業後出家,就讀中華佛學研究所,留學日本東京大學取得博士。

二、三頭工作時期:
同時擔任西蓮淨苑、國立藝術學院、中華佛學研究所等單位管理要職,不論曾任臺北藝術大學代理校長、中華佛學研究所副所長,現任西蓮淨苑住持、法鼓文理學院校長,都能面面俱到。

三、四個夢想(人腦、電腦、社區、學園)實踐:
惠敏法師自認畢生探索三大問題:「我是誰?何謂生命?何謂社會?」而他的四大夢想實踐則是:人腦、電腦、社區、學園。

在六十歲生涯裡,惠敏法師每逢困境,皆是因感恩、報恩之心,而豁然開朗,以此命名本書。惠敏法師的傳記,以感恩心分享他的人生築夢方程式。讓我們隨著他一起探索佛海心宇宙!  

作者簡介:

【採訪者簡介】

侯坤宏

一九五五年出生於臺灣嘉義,政治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博士;一九八六年起,任職國史館,曾任助修、科長、薦任協修、簡任協修、纂修、修纂處處長。目前已退休,仍繼續從事戰後臺灣史、臺灣佛教史、中國近代佛教史等方面之研究。著有《抗戰時期的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臺北:國史館,2000年)、《印順法師年譜》(臺北:國史館,2008年)、《真實與方便:印順思想研究》(臺北:法界,2009年)、《戰後臺灣漢傳佛教史》(合著)(臺北:五南,2011年)、《研究二二八》(臺北:博揚,2011年)、《仁俊法師學譜》(臺北:法鼓文化,2012年)、《浩劫與重生:一九四九年以來的大陸佛教》(臺南:妙心,2012年)、《抗日戰爭時期糧食供求問題研究》(北京:團結,2015年)等書。

卓遵宏

一九四三年出生於桃園。初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攻讀歷史學士、碩士;旋負笈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主修金融史碩士、博士。臺灣政黨輪替後有感,轉研究宗教史。曾任國史館處長、纂修兼主任祕書。又兼任東吳大學、淡江大學、世新大學等校教授。期間尤有助益的是,雖短期擔任蔣中正晚年首席侍從祕書、秦孝儀的機要祕書,因得以親炙若干政要,體悟活的當代歷史。

著有:《中國近代幣制改革史》(臺北:國史館,1986年)、《唐代進士與政治》(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成一法師訪談錄》(臺北:國史館、三民書局,2007年)、《南京國民政府十年經濟建設》(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列入中華民國專題史第6卷,主編兼合著者)、State and Economy in Republican China: A Handbook for Scholars(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1, vol. I,合著)等,另論文近百篇。學術榮譽: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中正優良著作獎、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優良學術著作獎,及多年榮獲國科會甲等研究獎助。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