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伊斯坦堡,最好的一部小說!」──二〇〇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
一戰戰敗的陰影從未與奧斯曼帝國的輝煌一同遠去,年輕的土耳其共和國尚自搖搖欲墜,面臨西方文明的步步進逼,土耳其人改文字、易服飾、舊日的帝國首都頹唐傾覆,幾乎失去了與過去的聯結。
然而,年輕詩人穆塔茲卻是如此迷戀過去。過去有富麗堂皇的宮殿與清真寺、蘇丹與寵妃的愛情傳奇、詩人與樂手的美麗篇章、一段段的動人文字形塑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伊斯坦堡和土耳其人的歷史。更重要的是,過去有努蘭,喜愛玫瑰的努蘭、著傳統服飾的努蘭、吟詠詩歌的努蘭,努蘭不只是穆塔茲的情人,更是穆塔茲對過去的嚮往。
一九三九年八月,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情人離去、好友自盡、堂哥重病……接二連三地重擊了穆塔茲的生活信念。背負重擔的穆塔茲卻在此時潛心思索,如果心靈的平靜不在過去、不在努蘭,那又該歸於何處?
作者簡介:
艾哈邁德.哈美迪.坦波納(Ahmet Hamdi Tanpınar,1901-1962),二十歲時便發表第一本詩集,一九三九年取得教授資格,在伊斯坦堡大學中任教土耳其文學,並擔任土耳其文學研究所主席。
二十世紀土耳其文學中最令人驚艷的作者,致力於彰顯奧斯曼帝國的傳統文化價值,其作品細膩地處理了奧斯曼帝國及西方新世界之間的文化差異,將當代市井小民的生活描寫地絲絲入扣,是土耳其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被譽為「土耳其文學之父」,作品選於土耳其的國、高中課本及大學教科書中,二〇〇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亦深受其作品影響。
譯者簡介:
趙睿音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碩士、曼徹斯特大學翻譯與跨文化研究博士,熱愛翻譯教學及實踐,喜歡與文字和毛線有關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