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 | 拾書所

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

$ 422 元 原價 480

在人類戰爭史回顧國家民族的創傷,從中疏理存在主義與現代主義的時代意義。
讓我們重新認識沙特與卡繆的存在主義精神,並研究檢視王文興、郭松棻、黃春明、王禎和、施叔青與李昂的作品。許多臺灣本土小說家延續、深化了這份精神,西方理論與東亞思潮的結合,成就經典的「現代主義世代」。

本書為榮獲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補助之優秀論文

本書主要研究戰後台灣現代主義世代的小說,以「戰爭」、「存在」、「世代精神」為切入點。戰爭背景與意象、存在主義思潮、世代精神三者在冷戰時期台灣的空間,既是並列關係,也是層遞關係。現代主義世代作家,他們從拋不掉的歷史與世界的「戰爭」框架,促使其對西方存在主義產生媒合與接受,使戰爭意象與存在主義在現代主義世代作家當中成為一種交織混雜的元素,最後表現在他們文本時,成為這一代作家特有的世代精神面貌。
在學術研究史上,本書延續七○年代以來鄉土文學論戰對台灣現代主義作品的第一讀,與解嚴前後為現代主義平反並經典化的第二讀,自我定位為現代主義經典的第三讀,期能從現代主義的研究中,細部分殊出一條存在主義文學的研究脈絡,並考察其與台灣「戰爭背景」之間的在地生成關係。
本書前後分七個章節,從歷史、記憶、思潮到作品,多面向考察台灣存在主義文學作品的媒合歷史成因及在地化面貌,並特別串聯世代作家在「戰爭」與「存在」之間的關係性思考。王文興《背海的人》、郭松棻《驚婚》、黃春明《看海的日子》、王禎和《嫁粧一牛車》、施叔青《倒放的天梯》與李昂《花季》……本書以現代主義世代的重要作品所表現的「境遇書寫」作品,去觀照存在主義如何受到現代主義世代作家的接受與轉化,並考究世代作家小說文本的在地化與經典化現象,以呈現世代作家整體的精神史樣貌。

作者簡介:

黃啟峰

1982年出生於雲林台西。2000年後移居中壢求學,開始接受一系列中國文學與台灣文學研究的洗禮。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碩士、博士。曾任自由時報、新新聞周刊文字編輯,及萬能科技大學、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兼任講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亞洲系訪問學人(2010-2011),現為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創作與評論曾獲中大金筆獎新詩首獎、中大書評獎。研究興趣為現代小說、台灣文學,及西方現代文學理論。著有《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綜論》(2008),部分論文收錄於《2006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喧囂與憤怒:《背海的人》專論-慢讀王文興2》、《無休止的戰爭:王文興作品綜論(上)-慢讀王文興3》、《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6 郭松棻》等學術專書,其餘論文散見於國內外研討會論文集與學術期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