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然主義、寫實主義、現代主義、現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
由理論思潮的變遷和文學批評的建構,看近百年來臺灣小說之發展
*本書為榮獲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補助之優秀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向陽 專序推薦
英文realism一詞,在華文語境中有「寫實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兩種譯/義/異況。其中,「現實主義」自1932年馬克思主義者的中譯定調後,幾乎成為「左翼限定」用法;因此,本書以「寫實主義」名之,同時囊括殖民主義、民族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等左、右翼立場的想像。
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理論思潮的譯介,臺灣的「寫實主義」在日治時期有張我軍、黃石輝、楊逵等的建構,以及賴和、翁鬧、張文環等的小說實踐;戰後則有張道藩、夏濟安、夏志清、顏元叔、陳映真、葉石濤、林耀德等的批評建制,與王藍、白先勇、王禎和、黃春明、宋澤萊、黃凡、李喬、朱天文等的小說展演。寫實意識流變,小說變形化身,千姿百態,終不離對於「現實」的回應。
作者簡介:
張俐璇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博士,現職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小說與散文創作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時報文學獎等獎項。研究興趣為戰後臺灣小說、電影與文學、數位人文研究。兩度執行國藝會計畫:「臺灣文學理論批評建制調查研究」(2008)以及「新世紀臺灣長篇小說評論」(2015)。著有專書《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