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處方箋 | 拾書所

煩惱處方箋

$ 315 元 原價 350

佛教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教人往內心求,希望人人都能開悟成佛,但成佛並非談禪論道即能成就,還是要透過實修才有可能成就菩提道。兩千六百多年前,悉達多太子也是透過不斷精進的禪修,最終在菩提樹下成就佛道,因此,悉達多太子的成就正鼓勵著我們,透過嚴謹的一套禪修方法,不斷努力精進,一步一步去除煩惱障與所知障,終能到達那不可思議的境界。

邁向成佛的境界有各種途徑,但是本書是以「安那般那」為基礎,再通過「大乘禪」的訓練,令六根覺性完全恢復後,才依於「法界三觀」,透過「海印三昧」的呈現,將佛陀在菩提樹下所證得的境界,依《華嚴經》的標準,完全展現出來。

本書先簡單介紹禪修是什麼,先培養自己有顆對周遭事物保持懷疑的心,接著再讓讀者了解心的運作,心並非大家想像的如此簡單,因此進入禪修訓練前,先了知「心」與「念」如何造作變化。接著就進入禪修正行的準備工作。

作者簡介:

海雲繼夢

海雲和上一九五0年生,一九八九年依夢參老和上披剃,自一九八0年即已弘揚華嚴思想,一開始弘法即在台灣,佛教界以異軍姿態出現,引領華嚴思潮進入另一境界,隨即引發台灣教界的華嚴法門展開,至今講筵已逾兩萬小時,足跡遍及海內外二十餘道場!

海雲和上以承傳華嚴思想為宗,以踐履華嚴行法為依歸,故於新時代中以實踐作倡導,推動新古典華嚴思想。海雲法師致力於提倡新時代佛教的教理、教義、教制、教學等學制及教學系統的建立與規劃,並致力重建僧才、僧倫、僧制等僧伽教育,尤其行法中「禪觀」的體驗如何培訓,乃至「心法」的教育與「心行」的指導。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