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東歐邊界的開放與其他國家在全球貿易經濟的崛起,近幾十年全球化的現象逐漸增溫。取得成長市場的通路,或從價值鏈的重塑中,獲得品質、服務、成本優勢,仍是成為全球性公司最複雜的過程之一。本書強調公司在設計和執行全球生產與物流網路中所面臨的挑戰,同時建議一系列創新的方法。
本書提供準則、工具和技術,以協助管理者和實務業者,進行全球生產和物流網路的設計與管理。它所展現的準則,乃是基於在過去幾年中,已經開始國際化的中小型企業公司,所進行作業管理時的主要活動與決策,書中同時呈現了最佳的實作和近年來的趨勢。作者與全世界研究者和實務業者近距離工作,給具多生產區位之全球網路分析與設計,以及新的國際範圍中工廠、倉儲、供給者網路設計,提供方法論的解答。本書同樣勾勒出全球作業架構,以及於設計與管理全球生產網路時,確認競爭來源的邏輯性路徑指引。
在全球市場的國際化過程中,經常從商業角度出發,很少站在支援商業之生產與物流系統的觀點。本書深入觀察生產與物流作業策略,提供需要為自己公司分析、評估、定義和佈署作業策略的管理者適當的指引。
全球市場的國際化過程通常從商業觀點解決,但是很少由生產及物流系統的角度進行分析。在這本書中,我們深入的探討生產和物流營運的策略,並設法去引導那些公司管理者進行分析、處理、定義及部署營運策略。
本書探討國際化營運的趨勢及該程序開始的原因。同時,決定生產工廠的區位因素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藉由研究方法以分析該自行進行或是轉包部分的生產過程,並分析供應鏈應在地發展或是全球佈局的策略。亦探討一個製造工廠可能發展的角色或策略性功能,以及發展達成這些功能的價值鏈特色。此外,使用在實際工廠的設計方法與分析新生產工廠的特異性問題與母公司的關係都必須被納入考慮。
作者簡介:
Ander Errasti 博士
西班牙Navarra大學TECNUN分校供應鏈與作業管理的資深講師與研究學者。過去曾經任職於FAGOR家電公司採購工程部門以及西班牙Mondragon大學。Errasti畢業於TECNUN分校,專攻中小企業供應鏈策略診斷與精進領域,隨後進入ULMA公司企業諮詢部門擔任業務經理。期間,Errasti的工作為提供重要客戶(包括:ULMA集團、ARCELOR架橋機公司、Cie Recyde集團、EROSKI集團、Maier、URSSA、Lanik等公司)供應鏈相關議題的管理諮詢,重要的產業資歷包括:物流、汽車、機械設備等產業。在教學領域,Errasti主要講授課程為MBA與EMBA的作業管理。同時,Errasti也積極參與研究議題相關的研究計畫。Errasti也發表不少論文以及參與國際學術或實務研討會。最近出版一本專業書籍:《倉棧設計管理與採購管理》(Warehouse Design and Management and Purchasing Management)。Errasti目前也是NATRA集團的作業副執行官。
譯者簡介:
余坤東
台灣大學商學博士,主修領域為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理論,曾經任職於工研院、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等單位,從事產業研究工作,目前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系教授。研究興趣,除了學術領域之人力資源管理之外,近年來亦參與臺灣港務公司國際物流策略、臺灣承攬產業、自由貿易港區等議題的產學研究計畫。
林泰誠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專任副教授,並曾任中央警察大學水上警察系兼任教師。
陳秀育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系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博士。曾擔任崇右技術學院國貿系副教授、中華海運研究協會研究委員、台灣港務公司人才培育委員會委員。專長領域在於供應鏈管理與港埠經營策略,主要授課課程包括供應鏈管理、物流策略管理與國際貿易實務。
蔡豐明
自美國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取得運輸管理博士,現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系助理教授及海洋觀光管理系合聘,經歷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系助理教授及國際交流組組長及臺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策略部,研究領域與專長為航運管理、航運物流管理、郵輪產業經營與管理及運輸系統分析。
盧華安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教授,大學任教近廿年,研究領域包含航空運輸、海洋運輸和物流作業管理,專長乃在利用數學規劃技巧建立作業系統之特性,求得系統分析之最佳化結果。其學習歷程從在學之航運技術,業界之航空運輸經歷,及至最後於成大交通管理科學系獲得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