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特色
★ 入圍《時代雜誌》百大必看小說之一,入選BBC百大經典小說,是英國人喜愛閱讀的第十本小說。是英語系國家中小學課堂必備讀物之一,暢銷英國百年,成為最流行的經典小說之一。
★ 廣受大眾歡迎,被改編成電視劇、電影、舞臺劇十多次。
★ 纏綿緋側的灰姑娘故事,訴說家庭女教師與富豪男主人推翻傳統的愛情際遇。
★ 維多利亞時代禁忌之作,衝破世俗樊籬,無懼眾人眼光,追求熱烈的愛情、勇敢活出自由的真我!
內容說明
家庭女教師與富豪男主人,顛覆傳統的美麗際遇――
十九世紀最糾結、也最幸福的愛情羅曼史;
直至今日,最纏綿悱惻、最打動人心的灰姑娘故事。
維多利亞時代突破世俗藩籬的禁忌之作,
召喚各個世代的戀人,無懼他人眼光,追求最熾熱的愛,
追求最自由的愛。因為,愛是唯一的自由。
簡愛:
因為我很貧窮、卑微、平庸和渺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
你錯了!
――我有和你一樣的靈魂
――一樣飽滿的心!
由於勇於追求「心靈的自由」和「人人平等的愛」,就算在重重的禮教之下,當愛情來臨時,夏綠蒂・勃朗特也要大聲疾呼:
「我知道自己貧窮、不好看,但我也有權利愛人!」
「我卑微,但不卑賤。」
「人生而平等,我必須,我也可以平等地追求愛。」
世道無常,情路多艱;我們更需要《簡愛》――
簡愛曾說,「人生太短,沒時間去恨人那麼久」。夏綠蒂筆下的簡愛嚐到了愛情的甜蜜,也為愛受傷;讀過《簡愛》的人都說,這部小說幫助他們告別逝去的愛、成為更好的人。簡愛的善良、謙卑與熱情,以及她的人格,就像我們最熟悉的朋友,教會我們如何去愛、懂得去愛。
延伸閱讀
《咆哮山莊》、《純真年代》
作者簡介:
夏綠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1816~1855)
英國小說家、詩人,勃朗特三姊妹中之長姊。妹妹艾蜜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是世界名著《咆哮山莊》作者。出生於約克夏的索頓( Thornton, Yorkshire),父親派屈克.勃朗特(Patrick Brontë)是受俸於英國聖公教的愛爾蘭牧師。1820年,派屈克.勃朗特銜命為霍沃思(Haworth)的永久副牧師,勃朗特舉家遷移至霍沃思這座位於約克夏的偏遠小鎮;勃朗特一家在此度過大半人生。
勃朗特的母親瑪麗亞.布倫威爾.勃朗特( Maria Branwell Brontë )逝於肺癌,此後由其未婚的姊妹伊莉莎白.布倫威爾(Elizabeth Branwell)照料勃朗特家的六個小孩。
1854年8月,夏綠蒂與艾蜜莉、瑪麗亞、伊麗莎白一起就讀蘭開夏(Lancashire)科恩橋(Cowan Bridge)的女子教會學校,是一座專為貧窮牧師家庭女兒創辦的學校。勃朗特三姊妹在這間學校裡度過艱苦的時光,長期經歷食物匱乏、稍有輕微過錯就招致教師嚴重體罰羞辱。這間學校沒有暖氣設施,所以孩童們經常兩兩依偎在床上取暖。七名孩童因感染斑疹傷寒而過世,傳染病席捲整間學校,勃朗特家女孩的健康狀況也深受影響,1825年,瑪麗亞、伊麗莎白一離開學校會就因肺炎逝世。夏綠蒂在《簡愛》細述這段童年經歷,這間女子教會學校在她筆下化身為羅伍德學校。
在霍沃思的牧師住宅中,夏綠蒂與布倫威爾、艾蜜莉與安妮繼續專為她們設置的教育。1826年,她們的父親帶了一箱小錫兵返家。這些小錫兵催化出勃朗特 姊妹的文學天才,她們開始編織這些士兵的性情、人生,幻想出安格利亞(Angria)的文學世界。從此沉浸於這個幻想世界,創造出詩篇、故事和戲劇。
1831至1832年,為了完成學業,夏綠蒂就讀於米菲爾德(Mirfield)的學校。在此,她遇見終生好友愛倫.努西(Ellen Nussey)與瑪麗.泰勒(Mary Taylor)。1835至1838年間,夏綠蒂在米菲爾德的學校擔任教師。她從1839年開始在約克郡擔任許多家庭的女教師,直至1841年為止。1842年,前往布魯塞爾的私立寄宿學校接受教育,並教學英文以報答創辦人康斯坦丁.黑格爾(Constantin Heger)提供食宿的恩惠。1843年,擔任這間私立學校教師,深受暗纞黑格爾的折磨,1844年鬱鬱寡歡地返回霍沃思。
1846年5月,夏綠蒂與艾蜜莉、安妮聯合出版詩集《庫瑞爾、艾利斯與阿克頓•貝爾的詩集》(Poems by Currer, Ellis and Acton Bell)。接著以筆名庫瑞爾.貝爾(Currer Bell)出版小說《簡愛》(Jane Eyre, 1846)、《雪莉》(Shirley, 1847)。1853年出版《維萊特》(Villette),早年創作的小說《教師》(The Professo, 1857)由於出版商拒絕出版,直至夏綠蒂死後才問世。
譯者簡介:
張玄竺
畢業於愛丁堡英國文學所,視翻譯為一輩子的志業及身心靈的形而上搖滾。字句是潛藏於黑暗時代中的小黑球,掙扎與拚搏,然後重生。個人網誌:blog.yam.com/sophie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