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亨利.佛萊明嚮往從軍,一心以為自己可以馳騁沙場,建立彪炳戰功。他在沿途群眾的歡呼擁戴下上了戰場,卻在首次面對槍林彈雨時臨陣脫逃。
當他懷著怕人揭穿、恥笑的忐忑心情到處遊蕩時,便羨慕起負傷的同袍,因為他覺得傷口就像是一枚紅色英勇勳章。這種發自內心的欣羨之情以及不服輸的精神,讓亨利重回戰場,使他變成了真正「勇敢」的人。甚至成為軍隊中的掌旗手,一鼓作氣,帶領著同袍衝刺,還和朋友一起奪下了敵方的軍旗……
面對令人窒息的恐懼,是該轉身逃避,還是奮力一搏?
當美好的夢想遭到現實無情粉碎,要如何重新振作?
作者以現代主義的手法,帶領讀者來到主角亨利的內心世界,雖然是以第三人稱述說故事,但就如同親臨現場一樣,讀者亦能透過亨利的感官,體會戰場的血腥,等待的煎熬,群眾的盲目,以及那空氣中的冷、熱、溼、腥,攪拌出更多的虛無與孤寂感。
本書特色:
勇敢不是天生的,
唯有能從失敗中找尋出路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現代主義、戰爭小說經典,與托爾斯泰、左拉、雨果戰爭名著並駕齊驅
海明威、《紐約時報》、《評論家雜誌》高度推薦
作者簡介:
史帝芬.克萊恩(Stephen Crane, 1871-1900)
美國紐澤西州人,十七歲時就讀紐約州軍校克拉維瑞克學院,但並未畢業,後來又陸續轉到賓州拉法葉學院與雪城大學等學校,但始終沒有完成大學學業。二十歲開始擔任記者,二十二歲時以母親留給他的遺產出版第一本小說──《瑪姬:一位阻街女郎的故事》(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正式成為作家。
克萊恩的第二本小說《紅色英勇勳章》出版於一八九五年,被後世視為戰爭小說的經典之作。克萊恩並未當過兵,但他短暫二十九年人生的主要工作即為戰地記者,採訪過希土戰爭(一八九七)、美西戰爭(一八九八)等,許多學者都認為《紅色英勇勳章》是以南北戰爭期間維吉尼亞州的錢斯勒斯維爾之役為藍本,讀來非常有真實感。除了《紅色英勇勳章》之外,克萊恩還出版過許多以戰爭為主題的長短篇小說作品。
譯者簡介:
陳榮彬
台大翻譯碩士學程與台文所兼任助理教授,著有《當電影遇上爵士樂》(高談)、《危險的友誼:超譯費茲傑羅與海明威》(南方家園)。
譯作總計三十餘本,包括傑克.倫敦報導文學代表作《深淵居民》(群星文化)、喬伊斯傳記《喬伊斯:永遠的都柏林人》(左岸)、費茲傑羅小說處女作《塵世樂園》(南方家園),曾以《繪畫與眼淚》(左岸)和《血之祕史》(大塊)兩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另有單篇譯作數十篇刊登於《BBC知識》等期刊的國際中文版。
賜教信函請寄:[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