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手 | 拾書所

看不見的手

$ 282 元 原價 320

★〈哈佛經濟推理.亨利史匹曼系列〉★

最暢銷經典的經濟偵探小說──《致命的均衡》、《邊際謀殺》、《奪命曲線》後睽違多年全新力作

哈佛經濟學教授史匹曼強勢回歸!
這一次,他要用市場機制破解案件謎底


這是經濟史上最廣為人知的經濟比喻──「看不見的手的秘密就在於,我們是訴諸於他們的自利……」

禿頭經濟學教授,亨利‧史匹曼再次登場。剛成為新科諾貝爾獎得主的他受邀至蒙提.維斯塔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一開始,校內先是發生了離奇的藝術竊案,之後原本打算教授藝術與經濟學的他,卻被迫要面對據傳是自殺的駐校藝術家崔斯坦.惠勒案件。情勢逐漸明朗後,顯然這個案件背後環伺著強敵與謀殺兇手。史匹曼將再一次出馬追出真相。

惠勒之死是因為私情,還是因為他的作品行銷價值?從聖安東尼奧的蒙提維斯塔大學校園,到紐約蘇富比的拍賣廳,史匹曼追蹤經紀與藝術界的關連,從「壟斷」與「寇斯猜想」、「拍賣理論」以及從亞當斯密的作品中抽絲剝繭層層案情。

究竟,企業資本與美術館的收藏之間有什麼相似?市場對於藝術的真實性與可得性之間又有什麼看法?這樁案件裡最核心的神秘「死亡效應」又是什麼?

史匹曼必須仰賴他最敏銳的經濟洞見,才能撥雲見霧,破解這宗藝術疑案,將兇手繩之以法。

從藝術品市場找出謀殺動機的難題……

在這本絲絲入扣,同時回歸古典經濟學假設的小說中,作者馬歇爾.傑逢斯讓個體經濟學的推斷回到課堂討論,在這門他客座講學的「藝術與經濟學」課堂上,學生們與史匹曼激盪思考著亞當.斯密的比喻,將如何影響藝術品定價,在一般產品的供需想像上,藝術與創作者本身似乎難以用市場的機制權衡──特別是在原著藝術家未成名之前──然而,在市場一端的藝術經紀與擁有強大購買力的收藏者之間,究竟以什麼方式進行定價的拉距?又有什麼因素會強力決定藝術品價值的漲跌呢?

在史匹曼欣慰於學生們對這個迷人領域正以經濟學頭腦不斷思考成長時,他沒想到,這課堂也一步步讓一樁校園謀殺案的得利者浮現……。

作者簡介:

馬歇爾.傑逢斯(Marshall Jevons)

「馬歇爾.傑逢斯」是兩位美國經濟學家共同創作的筆名——維吉尼亞大學經濟系「羅伯.泰勒講座教授」肯尼斯.艾辛格(Kenneth G. Elzinga),以及三一大學(Trinity University)教授威廉.布瑞特(William Breit,1933-2011)。他們另合著有同系列的經濟小說《邊際謀殺》(Murder at the Margin)、《致命的冷漠》(A Deadly Indifference),以及《致命的均衡》(The Fatal Equilibrium)。

譯者簡介:

曾沁音
英國巴斯大學口筆譯研究所畢業,現為兼職譯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