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不暴走,孩子正成長! | 拾書所

爸媽不暴走,孩子正成長!

$ 264 元 原價 300

別讓孩子成為紛爭底下的傳聲筒、出氣筒或垃圾桶!
大人之間的事,就應該回歸到大人的世界。

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對大人來說也許太容易,但對旁觀的孩子來說,真的一點都不受影響嗎?
當大人爭吵的時候,一旁的孩子產生的情緒衝擊、不安、無助、甚至是負面思想,是爭吵中的父母沒有想到的後遺症。想想自己幼年時面對衝突中的父母,是什麼樣的心情呢?這些大人們的爭執、暴走、互相咆哮與傷害,同步削弱孩子的安全感,讓曾經以為是避風港的家,竟變成可怕的暴風圈!

面對爸媽的吵架或分離,孩子心中的小小劇場可能這樣上演:
[ 自我咎責 ] 我不乖不聽話,爸爸和媽媽才會吵架 ?!
[解離合理化] 如果我離開,這個家就能恢復平靜吧 ?!
[ 罪惡心理 ] 若選擇跟媽媽一起住,就對不起爸爸 ?!
[ 棄養情節 ] 我是被丟來丟去、沒有人要的拖油瓶 ?!

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消磨下,沒有終止家庭紛爭的魔法,但確實有改善不良影響的方法!
1不做烏賊爸媽、不讓家庭氛圍烏煙瘴氣
‧別在孩子面前批評另一半。要建立能給中肯建議的傾吐資源
‧說「你跟你爸/媽一樣」,會讓孩子挫折、生氣、喪失自信
‧與另一半達成「為孩子好」共識,尊重彼此相異的教養方式
‧灌輸負面情緒造成的冷暴力,孩子外表沒傷,內心傷痕累累

2尊重孩子的選擇,不剝奪他被愛的權利
‧別獨占孩子。即使大人感情出問題,孩子仍需父母雙重的愛
‧漠視孩子疑問會產生焦慮。說清楚講明白,他能重拾安全感
‧孩子捲入大人戰爭,恐怕全盤輸。別讓孩子面臨選邊站為難
‧別要求孩子減少與另一半互動,讓孩子保有身為孩子的權利

3大人要建立好夥伴關係,讓孩子快樂第一
‧共同參與孩子活動,大人應該暫時放下恩怨,保持友善態度
‧別當孩子面討論扶養費或照顧安排,避免造成孩子莫大壓力
‧孩子適應爸媽分離最少兩年,期間大人先別發展新伴侶關係
‧繼親家庭要努力「愛屋及烏」、給同屋簷下的孩子平等的愛

克制情緒干擾、同理孩子立場、調整面對衝突模式,
學著把夫妻&家庭問題對孩子的負面效果降到最低。

大人的種種負面行為,對孩子來說,只能無助的蓋括承受 與 學習。
愛孩子,請學習調整和另一半「意見溝通」的方式吧!

作者簡介:

【總策畫】

現代婦女基金會

長期處於敏感工作場域(如法院),接觸多是面臨高衝突的家庭,或進入訴訟議題的當事人與孩子。因而發現猶如戰場的家庭環境,恐怕是剝奪孩子安心成長的隱形殺手。

本書集結社工實務經驗及相關領域專家建議,分享、傳遞、教授:在高壓互動下,如何避免孩子陷入為難,並保有健全的親子關係。當大人情感難以挽回或延續時,除了設法讓孩子理解「爸媽怎麼了」及「未來可能的發展」外,雙方還要建立良好夥伴關係,為孩子的成長路補充正能量,而不是當負面榜樣。

夫妻間要「零紛爭」不容易,但藉由學習,能使吵架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期待此書讓有心提升、改善親職教育模式的家長,在問題出現前自我檢視,達到提醒與預防目的。或縱然問題已發生,亦能即刻救援,讓「家」提供最豐厚的愛與資源,成為孩子沒有恐懼、沒有焦慮的避風港。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