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 | 拾書所

英吉

$ 1,267 元 原價 1,440

截自序文- 約爾格.舍勒(Jörg Scheller)〈具有創造力的誤解〉

⋯⋯『英吉攝影作品的順序安排經過精心編排,意在展現一種另類的、烏托邦式的感知與理解方
式——作品中感知與理解的對像是書面語言:通過聽覺、觸覺等眼睛以外的感官來感
知事物;通常在現代西方被(過於)特權化的、稱之為最高感官的視覺,卻被棄之一旁。然而,
她的作品也會讓人們聯想到一部經典的“ 西方” 文本《聖經啟示錄》(Book of Revelation
of John)。 《啟示錄》的宗教內容極富爭議性,同時它所體現的正是上述感知和認識論的
這種特質,是對由視覺所主導的體制的質疑抑或補充:“ 我從天使手中把小書卷接過來,吃了,
在口裡果然甘甜如蜜;但是吃完後,我肚子就覺得苦澀”。 (啟示錄10 : 10)約翰吃掉了
給他的啟示,於是與其融為一體,使其實體化。用眼睛看並不足以感知事物。這雖然剛聽
起來有點可笑,卻是當下感知理論中探討的一個熱門話題。』⋯⋯

⋯⋯『英吉的攝影作品是對前述互連和共生關係對話的闡釋:從基於現、當代藝術雙面性蘊意的
感知和認識論著述,到充滿歧義性與不確定性的基督信仰。例如,《黑柿子》的創作靈感
來自於當今世界的恐懼與恐怖,尤其是“ 伊斯蘭國” 組織的罪惡行徑—— 但是作品本身並
未直接提及或表述類似場景。 《孩提的囚徒》以個人經歷為切入點,以審美—— 話語手法
展現出普遍意義。與此不同,《黑柿子》從媒體視角和對死亡與恐懼的思考出發,將這種思
考用塞曼(Szeemann)稱之為“ 個體神話” 的概念加以具體化。作者再一次地創造出一個
充滿歧義的場,在具有共性而又帶有濃厚個性色彩的背景中展現她的系列作品。 2015 年,
英吉接受專訪時說:“ 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我想表達這種感受。這是我的個人感想,
是我對生與死的看法。除了這些社會事件(恐怖主義活動) ,我在作品中融入了我從我個人
以及我朋友們的經歷中獲得的感悟。它們也許意義不同,卻同屬這一共同主題。” 英吉因此
擺脫了政治對藝術的束縛—— 否則,藝術往往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沃格林曾指出,正是
那些爭取社會開放的人們,需要牢記心靈的開放,以及由此而生的脆弱性、不確定性、甚
至是追求超越的趨向。』

作者簡介:

楊英吉

出生於1989 年上海。

2013 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目前就讀於慕尼黑造型藝術學院碩士學位。

生活工作於德國慕尼黑與中國北京。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