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青少年經典(2)(少年維特的煩惱〔改版〕+孤雛淚〔改版〕+小婦人〔全譯本,含好妻子〕) | 拾書所

商周青少年經典(2)(少年維特的煩惱〔改版〕+孤雛淚〔改版〕+小婦人〔全譯本,含好妻子〕)

$ 553 元 原價 700

《少年維特的煩惱》

讓每一時代青年都捧在手心的文學經典
東吳大學德文系教授 鄭芳雄 專文導讀
詩人 鯨向海、作家 楊佳嫻 專文推薦

人生在世除了愛情,再無其他更重要的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歌德本人致青年愛情的告白,具有高度自傳性色彩。全書大部分以書信體寫成:青年維特致信摯友威廉,陳述他替母親處理遺產來到小鎮瓦爾海姆,深深愛上當地自然風光與樸實民情,也愛上了法官的女兒夏綠蒂。兩人心靈十分契合,但綠蒂已有婚約在身。失戀的痛苦不斷啃噬維特易傷感的心,於是他黯然神傷心地離開綠蒂,在使館履行公職。個性耿直的維特本就與世俗格格不入,世人虛偽的價值觀讓他罷職而去,逃回心中的桃源瓦爾海姆,再次面對愛情的煩惱。維特終於明白,他與綠蒂兩情相悅不會有結果,遂決定自殺,以擺脫愛情的痛苦。

這部小說在歐洲文壇之所以引起極大的共鳴與震撼:它凝聚了天才詩人的熱情與血淚,道盡了十八世紀歐洲青年多愁善感的心聲,響應了狂飆時期非理性主義的浪潮。從詩人赤子之心所湧現的真情和崇高思想,匯成了一支澎湃的洪流,沖毀了當時自私、虛偽、冷酷的理性主義及封建社會所築成的堤防。
--東吳大學德文系教授 鄭芳雄

維特在十八世紀時的地位,就像是現在西方哈利波特還是東方武俠小說界的郭靖、楊過一般,不但是暢銷書小說人物,也非常適合拍偶像劇。各國文學界皆把他當成青少年戀情的「典範」;即使他已經自殺了,他的愛情對於人類的歷史來說,仍永遠像是「剛剛發生的事」,這也使得他成為史上最老的青春偶像劇之一。
--詩人 鯨向海

少年時代的失意與激情,或將隨時間而淡去,成為昨日朦朧的窗景,但是已然成為文學長廊重要風景的夏綠蒂和維特,卻是從歌德的生命中誕生而又超越了他,活在每一代青年心中了。
--作家 楊佳嫻


《孤雛淚》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最偉大作家狄更斯
懲惡揚善、揭露社會底層真實生活
  
無親無靠的孤兒奧利佛.崔斯特一出生便進了寄養院,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為了逃離悲慘與不幸,他逃往倫敦,卻遇到了少年扒手傑克.道金斯,把他帶到竊盜頭子費金的老巢,懵懵懂懂地接受了「工作訓練」。
當天真無辜的奧利佛發現他們做的是見不得光的勾當,因逃離現場而遭到誤會追打,所幸被竊的布朗洛先生不以為忤,還將他帶回家悉心照顧。正當奧利佛以為苦盡甘來,費金卻暗中策動擄人計畫,無論如何都要奧利佛為他們效命……命運多舛的奧利佛是否能逃離惡徒掌控,破解曲折離奇的身世之謎?
  
造物者的信條就是慈悲,最大的特質就是仁善。
  
狄更斯在這本書中用濟貧院、童工等悲慘生活,來諷刺倫敦是個表面是行善、實際卻階級意識分明的假善社會,並細膩描寫了社會底層的犯罪、貧瘠、墮落生活。奧利佛在這個腐敗的黑幽環境中像一股清流,年幼瘦小的他對道德正義有著莫名的頑強與堅持,即使面對種種威脅仍不願向命運妥協,終於通過逆境的試煉得到了幸福。


《小婦人》

女性成長小說經典,四位少女的青春成長紀事
知名作家 彭樹君、鍾文音 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馬區家的四姊妹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成熟婉約的瑪格、男孩子氣想當作家的喬、害羞愛彈琴的貝絲、早熟具繪畫天分的艾美。她們的父親至遠方從軍,母親必須支持家中經濟,所以她們得互相扶持,為家中盡一份心力。不論是在家鬧著玩演話劇、成立祕密社團,或慶祝耶誕節時,她們內心總想著:父親是否能安全歸來呢?
《小婦人》全書共分為兩部,第一部寫的是她們在父親為國出征的一年間,所經歷的種種艱辛與喜悅;第二部(又稱《好妻子》)則敘述父親歷劫歸來後,四姊妹探索自我、找到人生歸宿的過程:瑪格是否能與布魯克先生結為連理?喬能否如願成為一流作家?貝絲能否逃離死亡的陰影?艾美在遊遍歐洲後終將情歸何處?

多年後的今天,我再重讀《小婦人》與《好妻子》,有一種與故舊重逢的喜悅,而我現在的年齡,也早已超過馬區四姊妹在書中的年紀,對於人生總算有了一些體會與了解,但我發現,不管時間過了多久,書中所關切的主題,關於女性發自內心的美,關於親情、愛情與友情,關於人生真正的價值,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還是真理般的存在。
--知名作家 彭樹君

作者簡介: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德國文學史上最才華洋溢的詩人、劇作家。除了文學領域外,還研究過化學、色彩學、地質學、解剖學、礦物學等,可謂是名全能通才。享譽世界文學史的作品不可數計,其中包括《少年維特的煩惱》、《浮士德》、《愛的親合力》,以及其自傳《詩與真實》。

相關著作

《少年維特的煩惱(改版)》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最偉大作家,以反映現實生活見長。狄更斯的作品在其有生之年就已享有盛名,在二十世紀時亦受到評論家和學者廣泛認可。

狄更斯以高超的寫作手法,描繪了包羅萬象的社會群像,作品一貫保有揭露和批判的筆鋒,貫徹懲惡揚善的人道主義精神,塑造出眾多令人難忘的人物角色。他三十多 年的創作生涯,寫了十五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以及隨筆、遊記、時事評論、戲劇、詩歌等。一百多年來,他的作品始終深受世界各地廣大讀者喜愛。

狄更斯主要作品列表:

博茲札記(Sketches by Boz, 1836)  

匹克威克外傳(The Pickwick Papers, 1836)

孤雛淚(Oliver Twist, 1837~1839)

少爺返鄉(Nicholas Nickleby, 1838~1839)

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sity Shop, 1840~1841)

巴納比.拉奇(Barnaby Rudge, 1841)

美國記行(American Notes, 1842)

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 1843)

馬丁.朱述爾維特(Martin Chuzzlewit, 1843~1844)

董貝父子(Dombey and Son, 1846~1848)

塊肉餘生記(David Copperfield, 1849~1850)

寫給孩子看的英國歷史(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 1851~1853)

荒涼山莊(Bleak House, 1852~1853)

艱難時世(Hard Times, 1854)

小杜麗(Little Dorrit, 1855~1857)

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1859)

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1860~1861)

我們共同的朋友(Our Mutual Friend, 1864~1865)

相關著作

《孤雛淚(全譯本)》

路易莎.梅.艾考特(Louisa May Alcott, 1832-1888)

生於1832年,美國賓州。著名超驗主義作家阿莫士.布朗森,艾考特(Amos Bronson Alcott)與艾比蓋爾.梅.艾考特(Abigail May Alcott)次女。出身書香世家的她,自小也受到父親諸多名家友人薰陶,如梭羅、愛默生、霍桑與傅勒等人。

由於艾考特一家並不富裕,因此路易莎.艾考特早年偶爾會擔任臨時教師、裁縫師、家庭教師、女傭及作家。在作家生涯初期,她有時會使用筆名A.M.巴納德(A. M. Barnard)出版青少年小說。

路易莎.艾考特應出版社要求,根據兒時與其三個姊妹的經驗所寫的《小婦人》,於1868年出版後立刻獲得廣大迴響,1869年再趁勢推出續集《好妻子》,1880年時兩冊合為《小婦人》出版。

晚年活躍於推動婦女參政及禁酒運動,1888年於波士頓辭世。

相關著作

《小婦人(全譯本)》

譯者簡介:

唐際明

柏林自由大學德語文學博士,專研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目前為自由研究者與譯者。譯作散見於詩刊、詩選與學術期刊,譯有邁耶(Conrad Ferdinand Meyer)、拉斯克–許勒(Else Lasker-Schuler)、里爾克、特拉克爾(Georg Trakl)、本恩(Gottfried Benn)、布卡爾特(Erika Burkart)、邁律克(Friederike Mayrocker)、楊德(Ernst Jandl)、特朗斯特羅默(Tomas Transtromer)、華格納(Jan Wagner)、溫克勒(Ron Winkler)等詩人作品。

方淑惠

1~37章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從事翻譯工作十餘年,譯有《你出生那天,就是我的父親節》、《大藍海洋》、《星星男的天文大夢》、《去你的癌症》、《我的法國城堡夢》、《便便學問大》、《一生必遊的500經典路線》、《美麗的謊言》以及《奇幻之屋》系列六部曲等書。

李延輝

38~53章

一九七七年出生於高雄縣,台大外文系、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業。興趣為電影、文學、音樂與旅行,現為自由譯者。

柯乃瑜

英國巴斯大學口筆譯碩士,自由口筆譯者。天性愛流浪,嗜好嗑文字,永遠長不大。譯作:《向生命說Yes!》(第三部)、《異教徒的女兒》、《愛無忌憚》、《標本師的魔幻劇本》、《死前的最後一堂課》等。部落格:goingsoho.wordpress.com/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