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當我們的心跨越了原本所感知的界線,
身體很快地,就會跟上心所發現的新境界。」
――徐國峰
史前時代,人類跑步的理由非常簡單:求生。希臘人相信,「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全的身體」,西元前七七六年第一場奧運比的就是跑步。羅馬人則以士兵走兩千步的距離,訂下了一英里的標準長度。到了十九世紀,隨著碼表的發明,一英里賽跑成為評量跑速的標準。一八○四年,英國人巴克雷創下四分五十秒的紀錄,率先將障礙降到五分鐘以內。一九二三年,芬蘭傳奇運動員努米創下四分十秒的紀錄,人們開始期待突破四分鐘障礙的那一天。
一九五二年起,有三名跑者決定突破這道障礙。班尼斯特(Roger Banister)是的英國醫學院學生,只能利用短暫時間練跑,重視科學化訓練。澳洲的蘭迪(John Landy)重點放在嚴苛的訓練,相信跑步的王道在於超人的體能與心志。美國堪薩斯出身的桑提(Wes Santee)天分絕佳,在務農時領略出獨有的跑步技巧。
障礙破除後,閘門大開,現在已經有超過兩千名以上的跑者可以在四分鐘內完成一英里,紀錄也推進到了三分四十三秒一三。究竟是心理障礙?抑或訓練方法演進的必然結果?透過三位訓練方法與個性迥然不同的跑者,貝斯康生動地呈現這段挑戰極限、展現意志與想像力的傳奇故事。
作者簡介:
貝斯康(Neal Bascomb)
非小說報導類作家,寫作主題多為啟發人心的冒險與奮鬥故事。大學就讀於邁阿密大學,主修經濟學與英國文學,畢業後在歐洲各國擔任記者。第一本著作《打造摩天樓》(Higher)獲得巴諾書店新進作家獎。第二本著作《完美的一英里》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也成為跑步類的長銷書籍。貝斯康創作力豐盛,還著有《紅色叛變》(Red Mutiny)(榮獲美國海洋文學獎)、《獵殺艾希曼》(Hunting Eichmann)、《聰明最酷》(The New Cool)以及《步步向巔峰》(One More Step)。
貝斯康喜歡登山、滑雪、喝咖啡,目前與家人住在西雅圖。
譯者簡介:
高紫文,臺師大工業科技教育系畢業,譯有《甘地與我》、《失控的正向思考》、《馬特洪峰》、《1940法國陷落》、《狼哨》、《美國狙擊手》、《大象先生》、《感謝您為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