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都會區捷運系統松山線自二〇〇六年八月開工,於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完工通車,為連接臺北車站與松山車站之重要交通線路。松山站位於本線 起迄站,同時作為轉運中心與地區交通滙集所在,鄰近傳統廟宇、住商大樓、政府建物,新舊參雜其間,使此區顯現著發展中的城市邊陲風貌;而 其多樣經濟商業活動傳統市集、夜市攤商、寺廟、成衣業,不管日夜都充滿著活動,也引領著人聚於此。 為美化環境、增添人文氣息,本局依「公共藝術設置辦法」採公開徵選方式遴選松山站公共藝術設置案,將公共藝術主題與建築設計「光之慶典」 結合,藉由光影變化的設計凸顯此區假日夜間生活的多采,而慶典則代表著松山地區保留了許多地區性的文化活動,包括錫口音樂節及許多民俗慶 典活動等,並以捷運車站通往地面層及臺鐵松山車站的橢圓形大廳為公共藝術設置點,以作為站體空間環境之媒介,創造一個流動的藝術空間,並 透過光的時間與空間之運用,營造出松山地區文化特性與慶典氣氛的特色車站。 在經歷了兩次的公開徵選後,由麻粒國際文化試驗(股)公司脫穎而出,本件天穹式光雕作品「河流彎曲之處,域見繁華光穹」,融合松山人文歷 史與地理環境,透過創意與美感強化捷運車站的自明性。期間除了公共藝術作品設置之外,並配合公共藝術的民眾參與辦理兒童繪畫徵件比賽與成 果展、藝術工作坊,以及結合傳統藝術、民俗慶典、古典音樂與現代爵士音樂的開幕演出,為捷運站區點亮新的公共生活場景。 感謝公共藝術執行小組與徵選小組委員對本案執行過程中的指導,讓本站公共藝術設置執行得以具體、完善;並感謝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松山國小等單位在系列活動執行過程中的協助與參與,讓本計劃得以順利而完美的執行。作為一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的延伸,期以此成果專刊完整記 錄,並呈現本案之過程與成果,以擴大公共藝術的效能,為捷運美學積累更多歷史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