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小說選讀 | 拾書所

現代小說選讀

$ 372 元 原價 400

在諸多文學形式中,最能反映時代特色的,無疑是小說。臺灣現代小說,自二○年代起,發展至今已近百年,各類型小說發展更為紛繁,後解嚴、後殖民、後現代主義交織匯流,顯示小說界創新多元的成績。

在大學院校中,「現代小說」課程向來很受年輕學子歡迎,畢竟,小說世界繽紛多姿,「故事」永遠吸引人。本書的編輯就是為課程而設計,選取十六篇現代小說做為教材,作者包括:葉石濤、鄭清文、黃春明、白先勇、陳若曦、鍾鐵民、平路、王定國、朱天心、田雅各、曹志漣、郭漢辰、郝譽翔、張耀升、魯迅、蕭紅等。選文的標準,兼顧現代小說的縱橫面,除了縱向的小說史發展,也照應橫向的文壇狀況,將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呈現出來。

各篇選文依作家生年先後排序,每篇選文之後,有千字左右的導言,先說明作者重要的生命經驗、代表作品,以及與寫作相關的價值觀念。接著解析該篇選文,從人物塑造、敘事結構、視角運用、話語模式等面向著手,儘量以精確完整的詮釋,使讀者在閱讀小說的樂趣之外,也能深究作品意義,獲得知性的充實。

現代小說當然包含中長篇,但為求作品完整,以短篇小說為主,不採取節錄的中長篇,而全為短篇。為聚焦呈現當代作品的特質,本書選文捨日治時期及戰後初期,而以一九六○年代迄今,正好半世紀的臺灣經典短篇小說為編選對象,另外附上兩篇中國二、三○年代的作品,以開展時空上的不同視野。

作者簡介:

余昭玟,臺灣屏東人,一九六一年生。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博士。現任屏東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領域為現代小說、現代散文、跨語一代作家、文學理論與評論等。著有:《從語言跨越到文學建構──跨語一代小說家研究論文集》(2003)、《從邊緣發聲──台灣五、六0年代崛起的省籍作家群》(2012)、《從鍾肇政到葉石濤──台灣小說家研究論文集》(2013)、《東方白大河小說《浪淘沙》研究》(2013)等專書,以及〈空間建構與族群認同──論《一八九五》、《插天山之歌》之歷史與記憶〉、〈「性」的暗示與轉折──葉石濤《蝴蝶巷春夢》中男性的身體/身分話語〉、〈記憶與地景──論屏東小說家的在地書寫〉等學術論文。

林秀蓉,臺灣臺南人,一九六一年生。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屏東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領域為現代小說、現代詩、醫護文學、女性文學等。著有:《從蔣渭水到侯文詠──臺灣醫事作家的現實關懷》(2011)、《眾身顯影:臺灣小說疾病敘事意涵之探究》(2013)、《日治時期臺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王昶雄、詹冰為主》(2014)等專書,以及〈正統與異端──從唐代小說論婦女貞節觀的實踐意涵〉、〈禮教與情教──馮夢龍〈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扮裝意涵探析〉、〈文化身體:臺灣小說中「性病」敘事之污名與除名〉等學術論文。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