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大得像一座島,
泛著墨綠的深藍船體如大海般雄偉厚重,令人生畏。
靠近看,它的身上有許多的撞擊和彈孔,泛著死亡的氣味。
他們稱它作「地獄船」。
而如今,它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真實事件改編,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得獎作品
一九四五年的南洋島嶼上,有一群被歷史所遺忘的台灣人……
二戰油輪「播磨丸」驚心動魄的奇幻漂流,
生動刻畫戰後失根的人性,揭開一段被動亂抹去的台灣史。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在瓊島(海南島)上造橋鋪路、挖礦煉鐵,是日本皇軍龐大軍工體系的一環,流動的礦工多達上萬人。島上群聚了日本人、台灣人、朝鮮人,以及來自中國各省的逃兵和流民。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商社亟欲自瓊島撤離,然而更多人心中升起的是希望:要回家了,回我們台灣的家。
此時,眾人得知一艘戰時載運掠奪物資的日本油輪「播磨丸」受炸彈重創,擱淺於港口外海。「這是回家唯一的路。」懷抱著這一線希望,他們奇蹟似地將「播磨丸」修復。然而在登船前夕,「播磨丸」卻遭國民政府查扣,中國、台灣、日本三方的矛盾頓時浮上檯面,甚至引發械鬥和命案。就在情勢一發不可收拾之際,各方人馬竟陰錯陽差地一齊搭上了「播磨丸」,踏上返鄉的航程。
七千人擠在一艘巨型油輪上,「播磨丸」儼然成了超大型難民船。他們漂流在茫茫大海上,為了活著返鄉,只能忍受飢餓、衝突與惡劣的環境,看著族人、親友一個個在眼前死去……這群失去尊嚴、歷經劫難的台灣人,最後真能找到回家的路?
這次評審,我們發現一本小說,寫一大批台灣人坐一條大船回來的感人故事,是這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最大的收穫之一。──平路(作家)
我看了之後感動得不得了,也很驚喜,這是一段極重要的「台灣人經驗」,為我們補上了歷史的缺口。光憑這點,這本大作的價值,永遠不會貶值。「播磨丸」是一個隱喻:台灣前途要靠自己修復,創造才能「前航」……──李喬(作家)
「播磨丸」在作者筆下就是台灣,大船離開中國,在台灣海峽漂流,經歷中國的牽扯,但最終回到高雄。故事生動,隱喻深刻。──李敏勇(詩人)
七千多個困在海南島的台灣人,在日本戰敗後搭上殘破的播磨丸返鄉,航向未知的命運。他們之間的族群差異與認同矛盾,在詭譎新局中更加激化。作者帶我們回到動盪大時代被掩埋的故事現場,跟著他所創造的人物們一起走入不可思議的旅程。這是個寫出台灣魂的故事。它預示了戰後台灣發生的悲劇,以及台灣人等待下一次命運翻轉機會的韌性。──馮賢賢(公共電視台前總經理)
戰爭與青春 生作本島人 漂浪瓊台海 你我先輩事 播磨丸慢駛 道盡曲折途
奉公太陽旗 聖戰到敗戰 辛酸少人知 小說帶歷史 顧瞻咱台灣 同舟共濟渡
──戴寶村(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作者簡介:
台灣屏東人,一九四八年生,高師大畢業,曾任教師、記者、編輯多年,退休後愛上小說創作。
曾獲第六屆懷恩文學獎、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
曾出版長篇小說《獨角人王國》(二○一五年,春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