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住所改造術 | 拾書所

40歲的住所改造術

$ 269 元 原價 340

重整的是空間,喚醒的是人生,
不再將就的40歲,重整自己、重整住家的新動能!
40歲前,為事業、為家庭……為了以為更美好的生活,就將就一點住吧;
40歲了,才知道美好不會因為多一些將就而來臨。


「今後10年、20年,你想住在什麼樣的家?」
打造一個生活中所有需求都能在那兒得到滿足的空間,那就叫做「家」。

認真考慮「住」,不僅是考慮「自己的老後生活」,也是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審視自己與家人隨時間改變的關係。本書作者以每個人就可以立刻開始動手做的三個簡單原則:減少無謂的動線+適地適量的收納+屬於自己幸福的裝潢,教你如何執行真正「自己所需」的改造重點。

A.明白現有住所的好與不好。利用照片來診斷住所的情況,刪去習慣卻不必要的東西,確認視覺焦點。
B.重要的點與點之間需幾步才能到?空間是死的,人是活的。整頓動線「以最短的時間,完成每天都要做的事」。
C.日常使用的器皿,也能美化空間?只要挑選你真心愛的,一個杯子,還是一只碗,都能打造獨特的生活味。

本書的改造起點不僅是如何修繕,更要把人和住所之間的關係重新設定,讓空間能夠表現出「居住之人的生活方式」,將「美好」成為實際的生活感受,而不只是個形容詞!

如何讓「美好」成為真實的感受!
.美好RULE 1:動線不亂,人就不亂。(讓廚房像駕駛艙一樣!)
.美好RULE 2:盲區收納法,設定收納量。(不丟東西也能常保整齊!)
.美好RULE 3:找出升級空間的「視覺焦點」。(電視竟然是佔據客廳焦點的不良霸王!)


本書特色:
1.為什麼是「40歲後」?意義重大的人生分水嶺的居家重整術!
年輕時,沒錢裝潢,有房子便將就著住。40歲,正是工作開始穩定下來的時期,孩子也大了,時間空了下來,家中不由得出現冷清寂寞的氣氛,體力卻也不若從前,開始覺得生活好像力不從心。這時重新改造自己的家,不僅是考慮「自己的老年生活」,也是「重新審視自己」,實現心中「從新開始」的可能性。Reset住所,Reset自己,40歲剛好。
2.教你如何執行「自己所需」真正的改造重點,而不是給你美美照片去模仿!
常常讀者看了一堆室內裝潢書的照片,實際上卻無法改造出如書內照片的空間。本書教給你的是判讀空間、進而改變空間的能力,它是基礎工程,卻是最為要緊,因為模仿始終不會滿足,別人的家也不是你的生活。

作者簡介:

水越美枝子

一級建築師,畢業於日本女子大學住居學系。曾任職清水建設,擔任商業設施、大樓等方面的設計。1991年赴曼谷發展,除了設計住宅之外,也舉辦「室內裝潢設計講座」,並參與金.湯普森博物館(Jim Thopmpson House)義工組織。1998年回國後,與秋元美幾一起創立一級建築士事務所ATELIER SALA。除了設計新建築之外,也經手超過百件的住居改造案。目前亦擔任日本女子大學的客座講師、NHK文化中心的講師。

譯者簡介:

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

譯作有《維梅爾的論點》、《林布蘭的光》、《佛像的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超譯尼采》、《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