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和自由貿易協定(FTA)有何差別?特別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到底在談些什麼?「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美國一旦放棄TPP之後,未來的國際經貿秩序,又將會產生哪些變化?為什麼說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和引發318太陽花學運的服貿協議,其實都和1990年代以來,席捲全球的區域經濟整合風潮密切相關?如想深刻瞭解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隨著FTA的蔓延和中國崛起,台灣被邊緣化的後遺症也逐漸浮現。除了企業對外必須面對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之外,國家內部的法規治理也因缺乏外在刺激而日益落後,對涉及食安與貿易爭議等國際規範更是日益陌生;最嚴重的則是年輕人的國際交流與發展機會屢屢受限。本書作者提出主動突圍的戰略觀,主張台灣應先認知到邊緣化的後遺症,才能加以彌補和克服…。
作者簡介:
洪財隆(Tsai-Lung, Hong),奧地利茵斯布魯克 (Innsbruck) 大學經濟學博士,德國曼海姆 (Mannheim) 大學國際經濟關係研究所畢業。新境界智庫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人社所「中國研究學程」兼任助理教授。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APEC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政策委員會副執行長等職。專長區域經濟整合、兩岸經貿與產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