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關係與社會創新的在地實踐:賴青松和黃聲遠 | 拾書所

師徒關係與社會創新的在地實踐:賴青松和黃聲遠

$ 342 元 原價 380

社會創新能夠將社會累積的舊智慧與新發想的創意結合,以有效的方式滿足社會需求或改善社會問題,因此深受期待,其具體行動通常透過個人、團隊組織或是社會運動達成目標。本書整理最新研究發現搭配實際案例,說明社會創新是什麼,社會創新如何透過影響力締造系統性變革,以及如何培育推動社會創新的重要媒介——社會創業家。

本書從師徒傳承角度切入,以師徒網絡的類型與功能來探討社會創業家的師徒關係,以及師徒關係如何影響其社會創新,選取兩個在地的成功社會創業家為個案,分別是以「委託種植」方式創建了小農新產銷模式的賴青松,及透過「創新、開放的建築設計」傳達對社會的關懷,提出建築、環境和生活間關係新典範的建築師黃聲遠。除了說明兩個社會創新個案的特色與成就,也從其師徒關係探討傳承的內涵,對現行社會創新實務及創業教育深具啟示。

作者簡介:

朱思年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
自台大社工系畢業後,帶著想知道社會性價值與商業活動是否能夠結合的好奇心,進入政大科智所;參與YEF創業競賽時啟發對傳承的好奇、追尋與探究。曾留學日本,參訪北歐,居遊義大利、荷蘭與德國,流連忘返於異鄉的新奇,也以孺慕之思心繫台灣,希望挖掘這片土地更多良善的夢想與可能。

陳蕙芬
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研究所副教授。
2010年取得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同年進入大學任教,在此之前有十餘年科技與創意產業實務經驗。
研究興趣:教育創新、制度與創新、文創產業管理與節慶管理等。

游銘仁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研究領域為創造力、創新管理、社會創業。

吳靜吉
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 / 名譽教授。
於美國耶西華等大學教授教育心理學,並在La MaMa劇社擔任藝術家,回台後曾擔任政大心理系系主任、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現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華山)董事、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發起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