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文化大革命開始50週年、結束40週年。這個革命導致了約200萬人非正常死亡,讓近七億人生活在動盪之中。這個被稱為「史無前例」的大事件,以及它所彰顯的「文革思維」,至今都在制約著中國的發展。於是,研究文革的機理,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但是迄今為止的文革研究,通常集中在對大城市、大人物的研究上,很少有對基層文革、對小人物的研究。本書所探討的縣域文革以及在其範圍內活動的大、小人物在文革中的思想、行為與命運,他們與在全國發生的大事件的聯繫,對我們研究文革的機理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本書不光填補了一項文革研究的空白,其立足點和寫作風格對文革過來人以及後來人了解文革、了解中國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簡介:
郝志東
澳門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山西省平定縣人,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院社會學博士。
主要研究興趣:知識分子社會學、發展社會學、兩岸四地政治社會學比較等。
主要著作有《兩岸四地政治與社會剖析》、《公民社會:中國大陸與港澳臺》、Macau History and Society、Whither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National Identity, the State, and Intellectuals、Intellectuals at a Crossroads: The Changing Politics of China's Knowledge Workers等。
黎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同齡人,平定縣人。
雖家境貧寒,但受家族傳統影響,幻想讀書成就前景,故勤勉肯讀。
文革時期已上高中,但運動使大學夢破碎,成為「老三屆」中學肄業生。
返鄉務農十餘年,其間幹過五行八作。
在文革結束國家開始招生時考入一所師範學校並留校任教十餘載,為其人生最有為時期。
再後來調入政府機關當小職員直至退休,無官無權。
是文革運動親歷者。多年來出版過不少小說、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