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幸福課:從心理學角度解析佛教哲思,教你療癒自我傷痛,轉化負面情緒,找到當下的幸福感! | 拾書所

佛陀的幸福課:從心理學角度解析佛教哲思,教你療癒自我傷痛,轉化負面情緒,找到當下的幸福感!

$ 237 元 原價 300

幸福究竟是什麼?我們要如何才能獲得它?
感到幸福時,要如何維持,才不會讓幸福消失或消退?
在動盪與困難的時刻,又該如何持續保有幸福感?


這是一本,寫給所有人的幸福之書。

幸福,就在當下!
那是一股深藏內心,溫暖又愉悅的滿足感,這種能量不需外求就能自我獲得!

佛陀說,「人生的唯一目標,是追求快樂與自由」。
佛法看似古遠,其實是一門充滿智慧的學問,值得我們持續汲取養分;
它的目的在極力減輕人生的苦痛,道理有如現代的臨床心理學,
能夠教我們感受快樂,面對失落、病痛、寂寞及各種艱困的心境,
甚至能讓我們以智慧及優雅來面對死亡。

本書的作者培恩博士是執業心理學家,
他以生動的口吻告訴我們修鍊幸福的方法,
揭露佛法充滿人文的、來自經驗的、符合科學觀點的特質,
並不時佐以臨床心理學上的實際例子來加以說明。
無論你是否有信仰,身為無神論者,或是抱持著不可知論的態度,
都能藉著書中開放而非教條的修行方式,
體悟幸福、療癒傷痛,成為完整的人。


「別從自身以外尋求幸福。別以為你不幸福,其實幸福已在你心中。」
──《佛之心法》作者釋一行禪師

「這是一本充滿智慧又易讀的書,培恩為現代讀者揭開了古遠時代佛陀心理學的本質──幸福學。他更提供了實際的策略來讓我們發覺自身已有的幸福感。」
──哈佛醫學院臨床講師,《自我仁慈的正念之路》(The Mindful Path to Self-Compassion)作者克里斯多佛‧卓門(Christopher K. Germer)博士

作者簡介:

湯瑪士.培恩博士Thomas Bien Ph. D

美國新墨西哥州執業心理學家,教導正念療法,幫助許多人度過心理困境。發表過許多心理學領域的科學期刊與專書,在靈修與成癮問題上多所著墨。著有多本一般讀者適讀的心理自助類書籍,如《Mindful Recovery》、《Finding the Center Within》與《Mindful Therapy》,並與史蒂芬・希克(Steven F. Hick)合著《Mindfulness and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譯者簡介:

盧郁心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畢,取得香港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MBA學位後曾旅居香港,現為全職文字工作者。熱愛翻譯工作,享受旅行,時時期待生活中偶然出現的精采對話。譯作包括:《簡單的事持續做,就不簡單!》、《國家地理終極旅遊》系列、《馬格蘭眼中的馬格蘭》(合譯)等,現任《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特約翻譯。歡迎來信指教:[email protected]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