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修女說:愛是果實,每個時節都當令,每個人都垂手可得。任何人都採集得到,沒有設限。
關於給予,修女說:你在奉獻中注入的愛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想要人們給我剩下的東西。我要你從你要的東西中給,直到你感到匱乏!
關於寬恕,修女說:當我們了解到我們全是需要被寬恕的罪人,我們就容易寬恕別人。
關於懺悔,修女說:懺悔是出自偉大的愛的美麗行動。只有在懺悔中,我能從有罪的罪人,變成沒有罪的罪人。懺悔不是別的,就是付諸行動的謙卑。有勇氣承受丟臉,接受天主寬恕:這就是謙卑。
關於謙卑,修女說:如果你是謙卑的,沒有什麼可以影響你,無論是讚揚或恥辱,因為你知道你是什麼。
關於貧窮與窮人,修女說:當我們認出受苦的鄰人就是天主的形象,當我們了解這個事實所帶來的後果,貧窮就不再存在,而我們仁愛傳教會將不再需要做任何工作了。
關於死亡,修女說:死亡可以很美好,就像回家一樣。在天主懷抱中死去的人就是回到了家,雖然我們必然會懷念這離去的人。但這是一件美事,因為那人回到了天主身邊。
德蘭修女是史上最受喜愛的宗教人物之一。她是稀有的「人間聖人」:身形瘦小但精神偉大,畢生為赤貧之人奉獻。她是超越宗教的慈悲代表人物,2016年在她去世19週年時,受梵諦岡封為聖人。
德蘭修女的這本小書,適合所有想在日常中加入靈修時光的大眾。她談祈禱、愛、給予、工作、貧窮、寬恕、兒童與死亡,她的教導既溫柔又嚴厲。修女經常舉自己的軟弱與缺陷為例,告訴讀者怎麼利用這些缺陷,進一步彼此相愛;並以簡單的話剝除我們身上不自覺的驕傲、盲點。文中信手拈來的真實故事,為修女的反思帶來更多說服力。
德蘭修女讓我們看到,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人——並非我們沒有任何缺點與愚蠢、不需為每天的失敗懺悔,而是就算如此,我們依然可以獻身於人群,特別是為那些悲痛的人:他們是我們的家人、我們的鄰人、我們的世界。——湯瑪斯・摩爾,《傾聽靈魂的聲音》作者
藉助本書,德蘭修女提醒我們,面對現今物化、不公且破碎的世界,人的生命會耗盡,心靈會乾渴,生之勇氣會失喪,人人都需要靈性的泉源與再生的力量。——鄭仰恩,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如果私人信札是她內修生活的隱密旅程,那麼這本《德蘭修女沉思錄》則是她給同在生命旅途中的「我們」的顯明話語,「我們」並不專指基督宗教的信徒,而是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體驗喜悅或痛苦、虛空或滿足,追求愛與被愛,希望活得更有意義的每一個人。——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本書特色
★為了慶祝德蘭修女於2016年獲梵諦岡冊封為聖人,特推出「封聖紀念版」。
★加入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珍貴講道、德蘭修女訪談錄、生平速寫、《傾聽靈魂的聲音》作者湯瑪斯・摩爾的前言,讓讀者全面了解德蘭修女的行誼與事蹟。
作者簡介: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
德蘭修女1910年出生於現今的馬其頓首都斯科普耶(Skopje),1928年加入愛爾蘭羅雷托修女會,隨後獲派前往印度,她在印度接受初學期的培訓。1931年至1948年,她在加爾各答的聖瑪利亞中學任教,後來她離開羅雷托修女會,成立仁愛傳教會(Missionaries of Charity)。仁愛傳教會的修女、修士、神父與德蘭修女本人,在世界各地為窮人、垂死者、孤兒等無人看顧者服務。她曾獲頒許多獎項,包括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在她1997年以87歲之齡辭世之後,封聖申請案立刻展開。
德蘭修女因2003年的首次治病神蹟,獲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宣佈為真福(beatification)。2008年,一名巴西腦癌病人向已逝的德蘭修女祈福後,腫瘤奇蹟般消失一事,成為德蘭修女的第二個神蹟。傳統上,至少需要施行兩個神蹟,才能獲得教廷封聖。因此,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2016年為有「貧民聖人」之稱的德蘭修女舉行封聖儀式,正式封為聖人。
譯者簡介:
劉宏信
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博士。譯有《宗教經驗之種種》(合譯)、《隱修士牟敦悟禪》、《真理的意義》、《實用主義》、《紅書》(合譯)、《靈魂的吟遊詩人》(合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