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小城三部曲之二:甜甜的憂傷 | 拾書所

河畔小城三部曲之二:甜甜的憂傷

$ 221 元 原價 280



★最有捷克味的捷克作家赫拉巴爾:「我的作品實際上是我生活的注釋。」
★與《過於喧囂的孤獨》同時期完成的回憶錄小說
★赫拉巴爾逝世二十週年紀念版

有人說,我的眼睛和媽媽的一模一樣,不過我的眼底有種調皮的神情。

身為啤酒廠經理之子,赫拉巴爾最崇拜的卻是皮膚曬得黝黑、刺著船隻圖樣的帥氣水手。某天他終於鼓起勇氣偷取教堂的貢獻金,找到刺青師傅,滿心期待一艘美麗的帆船即將停泊在自己的胸口。結果刺青師傅跟他開了一個大玩笑,竟送他一隻半裸的美人魚!少年赫拉巴爾的煩惱自此開始,一家人的趣事也熱鬧展開。

伯父佩平總將每一天過得有滋有味,他活著有種類似瘋癲的極大快樂。父親弗蘭欽對眼前發生的一切都憂心忡忡,一心希望將來會更好,將來就是他的夢。母親瑪麗不演戲就沒辦法活,但她如果不是這樣的人,赫拉巴爾認為他們家的氣氛恐怕會鬱悶淒涼。

【河畔小城三部曲】是赫拉巴爾最富田園詩風格,書寫他的童年、第二故鄉寧布卡城與親友的回憶錄小說。《甜甜的憂傷》由赫拉巴爾來講故事,他不著痕跡地帶出二次大戰時期的捷克人生活樣貌,以及納粹占領捷克、德軍投降俄軍進入後,小城百姓的生活變化。赫拉巴爾根據親身經歷、親眼所見,告訴我們那個年代的悲與喜、無奈與小確幸。導演伊日依.門澤爾(Jiří Menzel)將《甜甜的憂傷》改編為電視電影,一九八二年播映。

作者簡介: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 1914~1997)是20世紀下半葉捷克先鋒派作家最重要的代表;米蘭.昆德拉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作家」。

赫拉巴爾49歲才出版第一本小說《底層的珍珠》。他雖然有法學博士的學位,但先後從事過倉庫管理員、鐵路工人、列車調度員、廢紙回收站打包工等工作。這些工作經驗為他的小說創作累積了豐富的素材,其作品大多描寫普通、平凡、默默無聞、被拋棄在「時代垃圾堆上的人」。他的一生都和這些人在一起,收集他們的語言精華及故事,在作品中創造出一群平凡而又奇特、光芒四射的人物形象。

Pabitele,中魔的人們,是赫拉巴爾自創的新詞,指身處極度灰暗之中、又能「透過鑽石孔眼」看到生命之美的人。正如同名的短篇小說集《中魔的人們》中的小人物,看起來豪放開朗、詼諧風趣,但他們就像中了魔法的人,眼中的世界往往跟現實形成強烈反差,因此更顯得他們處境悲慘。

代表作《過於喧囂的孤獨》被捷克《星期》周刊選為「20世紀捷克小說50大」第2名,僅次於《好兵帥克歷險記》。這部醞釀了20年才寫就的小說,於1976年完稿,但遲至1989年才正式出版。赫拉巴爾曾說:「我為寫這本書而活著,並為它而推遲了死亡。」

赫拉巴爾的作品經常被改編為電影,目前有《底層的珍珠》、《售屋廣告》、《剪掉辮子的女人》、《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中魔的人們》、《溫柔的粗人》、《天使的眼淚》、《過於喧囂的孤獨》和《沒能準時離站的列車》。其中《沒能準時離站的列車》的同名電影,於1966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售屋廣告》改編的電影《失翼靈雀》,於1969年拍攝完成,卻在捷克冰封了20年,解禁後,隨即獲得1990年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

譯者簡介:

劉星燦
曾留學捷克斯洛伐克查理大學,獲文學院碩士學位。之後一直從事捷克語言、文學方面的翻譯、編輯、教學及中捷文化交流工作,翻譯出版了《好兵帥克歷險記》、《塞佛特詩選》、《捷克斯洛伐克文學簡史》等數十部捷克文學書籍。一九九零年捷克斯洛伐克文學基金會授予涅茲瓦爾文學獎。

勞白
清華大學美術系教授。業餘在捷文翻譯,插圖等方面與劉星燦合作,如《塞佛特詩選》等,其中合作譯編的《捷克斯洛伐克兒童書籍插圖選》獲得了冰心兒童文學獎。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