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賓遜漂流記(全譯本) | 拾書所

魯賓遜漂流記(全譯本)

$ 308 元 原價 350

在世界的盡頭,他開始了他的旅程。
詹宏志說:
“為什麼「魯賓遜式故事」這麼深入人心,
讓人忍不住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述一次?

科幻小說家艾西莫夫給了一個非常動人的解釋,魯賓遜故事其實是現代人的一個內在恐懼與自我叩問:「如果有一天文明棄我而去,我該怎麼辦?我能生存嗎?」”

★忠於原著.全譯本翻譯

我從世間的罪惡中解脫出來了。
沒有肉慾,不求聲色,不慕虛榮,不再奢求什麼,
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
我高興的話,可以稱自己為帝王或君主,我在這裡沒有敵人……

丹尼爾.笛福在1719年4月25日出版的小說。講述因船難而倖存漂浪到一座荒島的魯賓遜,如何靠著自己樂觀積極與永不放棄的精神,在物質匱乏的條件中重建文明。
在孤島二十八年歲月中,他手腳並用地布局出自己的食衣住行,搬運船上用品、建造住所、馴養山羊、種麥植稻、烘焙麵包、打製桌椅,經歷地震淹水災,和野人共存……而困境每每在他化解危機時又一次降臨,魯賓遜面對恐懼與無止盡的孤寂,總是以對生命的信念與所具備的科學知識,並藉由書寫與自我推理,找到一條條出路。
魯賓遜的故事是一部精采萬分的冒險傳奇,他在建造外在有形事物的同時,也同時在撫慰內心的焦慮與惶恐,他一邊著手建造,一邊試圖扭轉現況,魯賓遜漂流記帶領長大後的我們逃離現實紛擾,展開一段與他人隔絕,全然面對自我的對話。我們的人生,何嘗不就是一次掉落荒島的求生歷程?
59歲的笛福在三百年前寫出這樣一本融合文明再造與心靈重塑的超棒小說,據說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本長篇小說,笛福也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

【書封設計】
以偏冷調的藍綠色為底,配上不規則彎彎曲曲的黑線,暗示著海上的波濤洶湧。
小島和船隻落在畫面中央,四周圍繞著黑色海流,仿若四面隱藏的危機;搭配彩度較高的顏色,使它們成為視覺中心點。
英文書名沿著海流的方向走,說明隨波逐流是不得已命運的安排,同時也和圖像相互呼應;選用無襯線且瘦長的字體,以燙霧白呈現,整體烙印在富手感的米色進口松韻紙上,讓這本經典小說更有人文與分量感。
腰帶則是鮮亮的橘紅,和冷色調書衣形成對比,一冷是生命的考驗,一暖是生命的信念,象徵在磨難中的魯賓遜永遠不喪失熱情、信心。不管從視覺從手感都演繹出絕佳的現代性,值得收藏!

作者簡介:

丹尼爾•狄福(Daniel Defoe,1660年9月13日-1731年4月24日)

英國小說家、新聞記者、小冊子作者。英國啟蒙時期小說奠基人。生於英國倫敦,本姓foe。狄福後來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聽起來如同貴族的「de」,形成狄福──defoe這一筆名。狄福的父親詹姆斯.福從事屠宰業,雙親都是長老會教徒,不信仰英國國教,狄福自己在長老會的學校接受中等教育,沒有上過大學。

狄福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小說家。他一生的經歷與冒險,比起小說中主人翁也毫不遜色。他沒有遵從父願當牧師,而是當了内衣經銷商,也經營煙酒和羊毛批發,他因商務到過西班牙、法國、荷蘭、意大利。在商務成功的同時,他對政治也很感興趣。1685年,他參加了試圖將蒙茅茨公爵推上王位的活動。1688年,他加入了威廉三世的軍隊。3年後,他經商破產,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謀生。他為政府當過情報員,設計過開發事業。他還從事寫作,早年以寫政論文和諷刺詩著稱,反對封建專制,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1698年他發表了《論開發》,建議修築公路,開辦銀行,徵收所得税,舉辦水火保險,設立精神病院,創辦女學等。狄福不信仰英國國教,這使得他在政治上擁護信仰新教的威廉三世。1702年他在政論文《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中用反語諷刺政府的宗教歧視政策,猛烈抨擊托利黨當局迫害不同教派,由於文筆巧妙,開始未被識破,被發現後被捕入獄6個月,並受枷刑示眾遊行三天。狄福則在獄中寫了詩歌《枷刑頌》,諷刺法律的不公。圍觀的倫敦市民把他奉爲英雄。向他投來的不是石塊而是鮮花,並爲他的健康乾杯。輝格黨首領羅伯特.哈利非常欣賞狄福的才華,在他干涉下,狄福獲得釋放。哈利希望狄福辦雜誌以爭取民眾對自己的蘇格蘭─英格蘭聯合政策的支持。狄福在哈利支持下於1704年創辦了《法國時事評論》。1708年哈利失勢,狄福繼續支持其繼任者戈多爾芬直到1713年雜誌中斷。

1719年狄福根據水手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一部分經歷和自己構思,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小說講述一個在海難中逃生的水手在一個荒島上通過自己智慧與勇氣,戰勝險惡的自然環境,終於獲救回到英國的故事。小說大受歡迎,一年之內竟然出了四版,至今仍在世界各地流傳閱讀。魯賓遜也成為與困難抗爭的典型,因此他被視作英國小說的開創者之一。

譯者簡介:

謝濱安

台大經濟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歡迎來信賜教:[email protected]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