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青七十回顧展:回到未來 | 拾書所

羅青七十回顧展:回到未來

$ 1,080 元 原價 1,200

羅含對內容(神)形式(質)之間原則性辯證式的觀察: 「神質冥期,符契自合。世皆悲合之必離,而莫慰離之必合;皆知聚之必散,而莫識散之必聚。」證諸千年以來墨彩美學觀念與典範聚散離合的更替,可謂絲毫不爽。面對現在,回到過去,與中外古今對話,正是走向未來的最佳方便法門。

西晉名士羅含(292-373)在〈更生論〉一文中認為 :天地萬物,「有不可滅而為無,彼不得化而為我。聚散隱顯,環轉於無窮之途」,又特別指出內容與形式的離合關係是出於「自然之偶」(contingency),所謂「神之與質,自然之偶也。」

羅含進一步申論,「神有離合,死生之變也;質有聚散,往復之勢也。人物變化,各有其往。往有本分,故複有常。物散雖混淆,聚不可亂。其往彌遠,故其複彌近。又神質冥期,符契自合。世皆悲合之必離,而莫慰離之必合;皆知聚之必散,而莫識散之必聚。」由是觀之,古今美學思想與美術創作之間的離合變化,亦彷彿如此。

最後他體悟道:「今談者徒知向我非今,而不知今我故昔我耳」。此論用之觀察中國墨彩畫美學典範一千五百多年來的更替、聚散,若符合節,值得進一步分析研究。

作者簡介:

羅青本名羅青哲, 湖南湘潭人,出生于山東青島, 畢業於臺灣輔仁大學英文系, 及美國西亞圖華盛頓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 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所,美術系所及翻研所教授, 並兼任 [中國語言文化中心] 主任; 東大書局滄海美術叢書主編。1993獲傅爾布萊德國際交換教授獎。師大退休後,出任明道大學藝術中心主任兼英語系主任。出版有詩集, 詩畫集, 畫集, 論文集, 畫論集, 自藏書畫目錄[絕妙好畫:青碧軒藏畫目]等, 四十多種. 畫作獲獎多次, 並為國內外公私立美術館收藏 (大英博物館…中國美術館…臺灣美術館..等); 詩作獲國內外大獎多次, 被翻譯成十三種歐亞文字出版(如英、法、德、義、瑞典、日、韓…); 國內外以 [羅青詩畫]為研究主題之碩博士論文亦有多種出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