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博士的愛兒偕叡廉是個優秀的說故事人,
敏銳、智慧、記憶豐富、幽默詼諧。
1950年代,他說了許多故事給一群又一群的孩子、朋友和會眾聽,
大家都渴慕多聽一點——即便只是聊天也行。
對於偉人,我們除了敬佩他們的偉大,
也想知道他們的生活點滴和他們的喜好,
他們怎麼和孩子、鄰居及同事互動,
怎麼在兩難中做出愛的抉擇。
我們也想知道偉人的子女後來的發展如何。
本書收錄了偕叡廉口述的21篇故事,再加上馬偕後代子孫彼此間的通信、偕叡廉和妻子偕仁利懷念母親張聰明的談話及馬偕博士被宣道差會和同工談論的文件,讓我們看到宣道士來台付出的身心代價,以及在困頓中彰顯信仰的榮美。白描的故事和樸素的家書,披露「義人的後代」如何生活,彼此祝福,彼此相愛;感受他們對馬偕夫婦和福爾摩沙的懷念,對生命的熱情和行事的低調。
在笑談的故事裡,我們也看到台灣的初代信徒:無論是高官陳輝、幫派領袖水益、樟腦工人阿財、五股人塔嫂,或是龍山寺的住持羅妙吉接觸信仰前後的心理轉折。他們信主以後的美好行蹤,至今仍然在向世人作見證。這些故事感動我們,因為其中洋溢著我們渴慕的愛和公義──來自上天,透過馬偕大家族和福爾摩沙人,向世人宣告。深願我們用生命把愛的故事傳講下去,也一次又一次地在故事中遇見自己!
作者簡介:
偕叡廉 口述
George William Mackay (1880-1963)
馬偕博士和張聰明女士的兒子,生於淡水。 13歲以前都在淡水成長,常陪伴父親到各地傳教旅行。 受教育於香港英文學校、加拿大多倫多聖安德烈學院及多倫多大學,在美國麻省渥契斯特的克拉克大學完成教育學碩士,並赴日本進修。是宣道士,創辦淡江中學和偕醫館的聖經中心,獲多倫多諾斯神學院頒榮譽神學博士。與偕仁利結婚生有二子三女。一生愛神、人、動物和植物,誠懇風趣,結交各方好友,喜歡運動,推動體育 。葬於淡江中學校園裡雙親墓旁。
偕瑪烈 記錄
Magaret Mackay
偕叡廉與偕仁利的三女,1919年出生於淡水,與四位兄姐快樂成長。曾就讀日本加拿大學校。1955年來到淡水,陪父母8年之久,並在台北美國學校當祕書。與母親返加拿大養病後,曾在多倫多大學擔任祕書。退休後與兩位姐姐居住安養院,仍關心台灣和淡江中學。
譯者簡介:
林一真
台南人。成長於父母林占鰲和蔡豫治創辦的興文齋書局,幼年在民族路和太平境過教會生活。台灣師大教育心理系畢業,完成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教育心理和統計博士訓練,赴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習療癒花園設計,至日本學森林療癒。在輔大、北市師和陽明大學教學後,與魏耀揮到三芝參與草創馬偕醫學院,開拓漁人村和真愛森林。著《生活彩虹探索》、《生活彩虹:全人生涯開展》和《森林益康》。期許自己持續把人帶回信仰和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