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史最勇敢的冒險英雄 二冊套書(魯賓遜漂流記+海底兩萬哩 全譯本) | 拾書所

文學史最勇敢的冒險英雄 二冊套書(魯賓遜漂流記+海底兩萬哩 全譯本)

$ 660 元 原價 750

每個人都嚮往經歷的海島人生
每個世代都渴望擁有的大無畏精神
尼莫船長+魯賓遜=文學史上最強英雄
給草莓少年維特的最佳讀物


【冊1】魯賓遜漂流記

為什麼「魯賓遜式故事」這麼深入人心?引人關注,讓人忍不住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述一次?科幻小說家艾西莫夫有一次給了一個非常動人的解釋,他說,魯賓遜故事其實是現代人的一個內在恐懼與自我叩問,這個大哉問是「如果有一天文明棄我而去,我該怎麼辦?我能生存嗎?」(“What do I do if civilization fails me?”)──詹宏志

詹宏志、南方朔、蔡適任(作家、人類學家)、藍白拖(背包旅人)、雷克 Christoph Rehage(《徒步中國》作者)───叫好推薦

在世界的盡頭,他開始了他的旅程。
★忠於原著.全譯本翻譯

我從世間的罪惡中解脫出來了。
沒有肉慾,不求聲色,不慕虛榮,不再奢求什麼,
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
我高興的話,可以稱自己為帝王或君主,我在這裡沒有敵人……

英國作家笛福在1719年4月25日出版的小說。講述因一場船難而倖存漂浪到荒島的魯賓遜,如何靠著自己樂觀積極與永不放棄的精神,在極度物質匱乏的條件中重建屬於自己的文明。在孤島二十八年歲月中,他手腳並用地重新布局出自己的食衣住行,搬運船上用品、建造住所、馴養山羊、種麥植稻、烘焙麵包、打製桌椅,經歷地震淹水災……而困境每每在他化解危機時又一次降臨,魯賓遜面對恐懼與無止盡的孤寂,總是以對生命的信念與具備的科學知識,並藉由書寫,彷彿創造出對話的生活夥伴,在不斷不斷的自我詰辯中找到一條條出路。
在人心無法安靜的紛擾年代,種族宗教政治持續對立、社群高度互動氛圍之下,魯賓遜的故事使我們一方面讀見他有趣的創造性勞動,與當時野蠻文明觀念的衝突對決,可說是精采萬分的冒險傳奇,然而魯賓遜在建造外在有形事物的同時,也在試圖撫慰內心的焦慮與惶恐,他一邊著手建造,就是一邊在試圖扭轉現況,魯賓遜漂流記帶領長大後的我們逃離現實紛擾,進入孤島,展開一段與他人隔絕,完全面對自我的對話。當局勢看似天崩地滅,那被捣毀的並非表象的事物,而是我們心靈的荒蕪。59歲的笛福在三百年前,就寫出這樣一本融合文明再造與心靈重塑的超棒小說,據說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本長篇小說,笛福也因此書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

生命密碼已經寫定──不甘平凡,淪為荒島奴?:魯賓遜一輩子懷著水手夢,胸懷勇闖天下冒險犯難之精神,不意第一次出船遇到風暴,第二次出船淪為奴隸又逃到巴西,第三次在成為實業家之前出船而於孤島生還,他被迫固著在此生活二十八年。魯賓遜的極不幸,是只要出海必遭船難,魯賓遜的極幸,是有機會完全脫離人群,真正和自己對話,並重塑自己。
自在喜悅,活在當下的精神:魯賓遜說:「從這一刻起,我知道即使自己身處孤獨的環境,也能活得比任何狀態中更幸福。如此一來,我倒要感謝上帝帶我來到這個地方了。」荒島魯賓遜從不懷憂喪志,即使身處野人、野獸、生存條件艱難的環境他依然百折不撓,愈挫愈勇,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改變周遭一切。
小時候讀魯賓遜:一場從零到有的文明再造歷程。書中各種創造性勞動,搬運船上用品、建造住所、馴養山羊、種麥植稻、烘焙麵包、製桌椅,編織、和野獸野人智鬥,滿足讀者對冒險傳奇的閱讀樂趣,展現航海時代西方人對於拓荒與征服異域的企圖,歌頌啟蒙與浪漫主義時期鼓吹的人定勝天之理。
長大後讀魯賓遜,看見一個人在全然的孤獨中如何與心靈對話。假使人類注定脫離母體,那麼每個人從降生一刻起,已經落入自己的荒島上,在建造著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文明」。
在書寫中創造一個對話的朋友:陪伴魯賓遜在荒島中的,除了上帝與聖經,還有他在日記中創造的另一個人格,讓他在與世隔絕般的孤獨中可以對話,交流。
流浪的意義、生存的極限:出發是為了找到自我生命的價值。每當魯賓遜陷於抉擇,行動最後都成為他作為的勝利方。你很難類比生活在荒島還是生活在密集的都會,哪一個較幸福?哪一個壓力更大?魯賓遜讓我們明白,無論人身歷何等險阻,堅信自己才是創造自己價值的人,便不容易因外在困境動搖其志。「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得獎與推薦】
The 100 best novels英國2013年百大英文小說名單排名第二(Robert McCrum)
依據全譯本翻譯,忠實原著精神。
最多改編作品的小說原型
全球各種版本發行量逼近聖經

《魯賓遜漂流記》的獨特成就並不只是開「造假」風氣之先,它還有另一個偉大成就,就是歷經了三百年它對讀者的吸引力始終不衰。三百年來,不管社會新鮮話題如何更迭,小說題材如何翻新,《魯賓遜漂流記》從來沒有在書本市場上絕版過,每一個世代它都能夠找到新的讀者。更有趣的是,它不只是不斷得到新的讀者,它還不斷得到新的「作者」。──詹宏志

(魯賓遜這位)虛構人物所遭遇到的經歷,雖是古老的船難以及荒島的艱苦的求生,但換個角度言,他所面對的處境,也包括生命的無助與孤寂,以及信念的追求,和經營自己的人生使它合理化。
耶魯大學的近代正典大師哈羅.布倫(Harold Bloom)在他編集的《現代評論集》這套叢書裡的《笛福論文集》裡遂指出,魯賓遜的故事有太多懸外之意,它對心靈的探索及信念的追求,乃是班揚(John Bunyan)的《天路歷程》之延長,而他的荒島求生歷程,則是回溯了資本主義最核心的匠人精神,所以
本書乃是一部現代道德的全旅程之書。魯賓遜在荒島上從無而有,打造出了人類生存的合理性,這是我們重讀這本小說最不能疏忽之處……──南方朔
這本書的閱讀層次是細膩豐富的,讓人可以在故事背後讀到十八世紀英國社會氛圍,一個朗朗朝向海洋探索、朝著新世界拓荒,進而征服自然力量的積極思維,讓人在字裡行間,享受著故事鋪陳的巧妙驚奇,甚至喚醒深藏在不安於室靈魂裡,對流浪與冒險的渴望,隨著文字,與主人翁一同在蠻荒野地探索、開創生命新經驗。──蔡適任

《魯賓漂流記》給了都市人一座孤島,島山有「面對孤獨」與「自由」二個無價之寶──背包旅人 藍白拖

【編輯小語】
這是一本和自我心靈對話的書,魯賓遜是荒島的主人,但同時他也是自己心靈的主人,他一直抱著愈挫愈勇的生命態度前進。在這個訊息過於喧囂、人際互動過於緊張的世代,回歸到自己與自己的對話,不以他人的評價為影響,我想是《魯賓遜漂流記》最使我最著迷的地方。他冷靜的推理過程、勇往直前的企業家態度,與天真爛漫的孩童般性格,為我帶來一股沉澱的力量。從外境中脫離,在自己的世界裡觀照身心,當自己的主人,也許是當下的我們最需要的能量,與能力。

【冊2】海底兩萬哩

在海裡,我沒有主人!
在海裡,我自由自在!──尼莫船長
科幻冒險小說始祖──凡爾納 最具魔力作品!
和尼莫船長一起出發,享受驚心動魄的海底旅程……
王維賢(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長) 李偉文(作家) 李家同(教育學者) 卓俊辰(師大附中校長)
郝廣才(格林文化發行人) 張清風(海洋大學校長)陳偉泓(建國中學校長) 許振輝(木柵高工校長) 謝哲青(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 ──豪情推薦

《海底兩萬哩》一作敘述法國生物學家阿羅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有如獨角鯨的大怪物,巴黎生物學家阿羅納斯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卻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一同墜落的有他忠心的僕人貢協議,和加拿大捕鯨水手尼德蘭。
然而這隻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莫在大洋的一座荒島上所祕密建造,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莫船長邀請阿羅納斯來一趟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羅納斯不辭而別,將他所知的海底祕密公諸於世。
《海底兩萬哩》開啟滿足人們對於神祕海洋的想像,海洋是陸地人類難以觸及的世界,即使今天依然有許多待人發掘的謎點。本書融合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讀者推入險象環生的環境,時而又帶進詩情畫意的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和入微細節的刻畫描寫交替出現。尼莫船長一角更展現了人類對「民主」的追尋以及對於「自由」的定義與探問。

總覺得凡爾納簡直跟文藝復興時代的達文西一樣,是個遠遠超越於時代的天才。一百五十年前,在沒有任何科技或學術研究支撐下,他對海底、對太空的想像與創造出的儀器設備,居然逼真得彷若親眼目睹。這本令人驚嘆的書不可錯過。
──李偉文
凡爾納的身心靈,深深地為我們所生存的地球著迷。「海底兩萬哩」,融合了天馬行空卻又具體而微的科學預言,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充滿魔幻與奇蹟的國度,是探索世界的博物誌,更是最偉大的幻想冒險經典。──謝哲青

作者簡介:

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1660年9月13日-1731年4月24日)
英國小說家、新聞記者、小冊子作者。英國啟蒙時期小說奠基人。生於英國倫敦,本姓foe。笛福後來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聽起來如同貴族的「de」,形成笛福──defoe這一筆名。笛福的父親詹姆斯.福從事屠宰業,雙親都是長老會教徒,不信仰英國國教,笛福自己在長老會的學校接受中等教育,沒有上過大學。
笛福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小說家。他一生的經歷與冒險,比起小說中主人翁也毫不遜色。他沒有遵從父願當牧師,而是當了内衣經銷商,也經營煙酒和羊毛批發,他因商務到過西班牙、法國、荷蘭、意大利。在商務成功的同時,他對政治也很感興趣。1685年,他參加了試圖將蒙茅茨公爵推上王位的活動。1688年,他加入了威廉三世的軍隊。3年後,他經商破產,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謀生。他為政府當過情報員,設計過開發事業。他還從事寫作,早年以寫政論文和諷刺詩著稱,反對封建專制,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1698年他發表了《論開發》,建議修築公路,開辦銀行,徵收所得税,舉辦水火保險,設立精神病院,創辦女學等。笛福不信仰英國國教,這使得他在政治上擁護信仰新教的威廉三世。1702年他在政論文《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中用反語諷刺政府的宗教歧視政策,猛烈抨擊托利黨當局迫害不同教派,由於文筆巧妙,開始未被識破,被發現後被捕入獄6個月,並受枷刑示眾遊行三天。笛福則在獄中寫了詩歌《枷刑頌》,諷刺法律的不公。圍觀的倫敦市民把他奉爲英雄。向他投來的不是石塊而是鮮花,並爲他的健康乾杯。輝格黨首領羅伯特.哈利非常欣賞笛福的才華,在他干涉下,笛福獲得釋放。哈利希望笛福辦雜誌以爭取民眾對自己的蘇格蘭─英格蘭聯合政策的支持。笛福在哈利支持下於1704年創辦了《法國時事評論》。1708年哈利失勢,笛福繼續支持其繼任者戈多爾芬直到1713年雜誌中斷。
1719年笛福根據水手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一部分經歷和自己構思,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小說講述一個在海難中逃生的水手在一個荒島上通過自己智慧與勇氣,戰勝險惡的自然環境,終於獲救回到英國的故事。小說大受歡迎,一年之內竟然出了四版,至今仍在世界各地流傳閱讀。魯賓遜也成為與困難抗爭的典型,因此他被視作英國小說的開創者之一。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s, 1828-1905
現代科幻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科幻小說的鼻祖」,生於法國西部布列塔尼海港南特市(Nantes),他在羅亞爾河上的菲伊德島生活學習到中學畢業。父親是頗為成功的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但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嚮往遠航探險。十一歲時,他曾志願上船當見習生,遠航印度,結果被家人發現接回了家。為此凡爾納受挨一頓重罰,並躺在床上流著淚發誓保證:「以後保證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許正是由於這一童年經歷,促使凡爾納一生馳騁於幻想中,創作出如此眾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不過,凡爾納的第一本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出版過程並不順利,曾遭到十六家出版社拒絕,第十七家出版社的老闆赫澤爾慧眼識英雄,出版了該部作品並且大獲成功,正式開啟凡爾納職業作家的生涯。
凡爾納一生創作力驚人,著有八十部小說,百年以來更是世界上作品翻譯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著有「海洋三部曲」(又稱「凡爾納三部曲」,即《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哩》和《神祕島》)、《環遊世界八十天》、《氣球上的五星期》和《地心遊記》等等。

譯者簡介:

謝濱安
台大經濟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歡迎來信賜教:[email protected]

楊松河
1941年生於福建龍岩。196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法語專業。譯作豐富,其《追憶似水年華》(第四卷合譯,1991)曾獲全國首屆優秀外國文學圖書一等獎。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軍事外交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