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我們不會把「友情」當成是一種品德, 但是要得到真正的友情,則一定需要品德。友情是一種 人際關係,也是人與人之間情誼的表現。我們會為了交 到朋友而高興,失去朋友而哀傷。能否擁有真實友情與 人生是否幸福是息息相關的。 友情,是我們人生中極其美好的寶物。快樂分享給 對方,快樂加倍了;痛苦向對方傾訴,痛苦減少了。
每個人都想要結交知心好友,知心好友卻為何如此難尋? 世上有這麼多傳頌友情的格言與文學作品,教導我們與 朋友相處的秘訣,為何堅實的友情卻仍然如此難得到? 或許,是我們遺漏了什麼重要的事情! 我們衡量友情時,常常只看到屬於情感的那一面, 像是喜歡、討厭,卻忽視了友情還關係到「品德」,許 多友情的獲得與失去都跟品德有關。
所以,在這個主題 中,我們將與參與討論的學員一起思考友情與品德的相 關性。我們將會發現,友情雖非品德,卻非常需要品德。 例如:信任、體貼、關懷、尊重、守時等等。 22 在思辨過程中,首先要從對案例的分析,來探討友 情對人生的重要性。接著,我們要透過學員自己與朋友 相處的經驗,一同去檢視友情建立與維持的過程如何跟 品德有關。享受真摯的友誼並不一定需具備「所有」的 品德,但是一定需要具備「某些」品德,例如:誠實、 善良、正義、同理心、公平、尊重等等。 事實上,不同的人所在意的核心品德可能不同,所 以結交的朋友也不同,但是無論如何,能夠成為長久的、 或值得結交的朋友,一定是透過某些品德的連結。最後, 我將從交友的相互性,指出我們對朋友的品德要求,同 時也應該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
作者簡介:
鄭合修
學歷:臺灣大學哲學所碩士
研究領域:儒家哲學、道家哲學
現職: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候選人
他在機緣巧合下踏入哲學領域,並在哲學家的思考中獲得知性的感動與感召。他既希望能夠在學術上推進哲學的研究,也希望能夠將生活化的哲學思考帶給大家,讓大家能夠一起體會到,哲學是一種生活與生命的方式。
林火旺
學歷:美國愛荷華大學哲學博士
研究領域:倫理學、政治哲學
現職: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教授是一位熱情的哲學家。他是國內研究倫理學、自由主義、社會正義、公民理論的重鎮;他不僅在高等學府的象牙塔中研究,更像傳教士一般,四處演講,有時也上電視,呼籲國人提升民主素養、寬容異見、關懷他人、智慧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