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這題數學怎麼算?理解孩子的思考邏輯,一起從生活中翻轉數學 | 拾書所

爸爸,這題數學怎麼算?理解孩子的思考邏輯,一起從生活中翻轉數學

$ 284 元 原價 360

孩子寫:「67 - 29 = 42」,哭笑不得卻教都教不會?
孩子問:「爸爸,8 的一半為什麼不是 3?」要怎麼回答?
孩子說:「9 跟 4 只差在一個彎、一個直」該怎麼解釋?

還在把教孩子數學當成苦差事嗎?
其實,重點不只是解出正確答案,而是釐清他們錯誤背後的思考脈絡,
才能引領孩子重新認識數學,一同找回學習的樂趣!

★ 英國亞馬遜書店讀者五顆星肯定

★ 熱情推薦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梁淑坤
康橋國際學校新竹校區校長 楊美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 鍾 靜

這是一本給爸媽的數學書,有趣而貼心。作者直接與爸媽對話,讓他們知道,自己不僅需要閱讀本書,而且也應該讀!以下是作者首先要幫爸媽解決的四大問題:

1. 為什麼現在的教法和以前都不一樣?
2. 我該怎麼克服自己對數學的恐懼?
3. 我要怎麼讓孩子比我愛數學而且更優秀?
4. 到底孩子們(或我)為什麼要讀數學啊?

根據最新調查,有三分之一的爸媽害怕孩子帶回家的數學作業。最糟糕的是,即使是再簡單不過的題目,爸媽也會擔心自己的答案可能不正確。再者,現在的教法和過去不同了,原本擅長數學的爸媽也可能被現代教學方法和術語搞得暈頭轉向。

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如果你擔心孩子的數學能力,如果你想培養不怕數學的孩子,本書正是暢銷作者為爸媽精心設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腦力激盪、也適合一般讀者自我測驗的趣味數學書!

作者提醒爸媽們,切記日常數學裡的3C:「金錢(cash)、時間(clock)、和烹飪(cooking)。」這三個都是練習數學的好機會!若還是不知該如何是好,本書也提供多種可就地取材的遊戲、謎語、模擬試題,搭配孩子常犯錯誤的爆笑舉例,讓你不僅能如法炮製,和孩子的數學時光也不再枯燥乏味。

書中涵蓋0-11歲小孩在求學過程中面臨的各種數學問題,包括:算術、百分比、分數、小數、形狀、對稱和角度等,也統整出孩子在各年齡層會學到的數學知識,讓爸媽不用再逼孩子死背硬記,能跟隨本書指引,和孩子盡情享受從生活中「玩」數學的樂趣!

作者簡介:

羅勃‧伊斯威Rob Eastaway

著有多本將數學與日常生活連結的暢銷書,包括《為什麼公車一次來3班?:生活中隱藏的81個數學謎題》(Why do Buses Come in Threes?)、《幾隻襪子湊一雙?:生活中超級有趣的12個數學謎題》(How Many Socks Make a Pair?)、《一條線有多長?:生活中意想不到的116個數學謎題》(How Long is a Piece of String?)。曾為許多報章雜誌撰文,定期在廣播節目中講述數學,並應邀為全英國各個年齡的聽眾演講。從曼徹斯特皇家交易戲院(Royal Exchange Theatre)到本東維爾監獄(Pentonville Prison)都看得到他的蹤跡。

麥克‧阿斯庫Mike Askew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數學教育教授。曾於倫敦的小學任教多年,直到將重心轉到教師的培育工作上。已發表為數眾多的報告、文章,並輯有多本教師手冊(teacher guide)。他也常應邀到國內外演講,分享他娛人且敏銳的數學教育研究心得。他不僅是個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個技巧高超的魔術師。

譯者簡介:

洪萬生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CUNY)博士,主修數學史、科學史,輔修數學哲學、科學哲學。曾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任教,講授數學(社會)史、數學哲學與HPM(數學史與數學教育之關連)專題,並主持「臺灣數學博物館」(museum.math.ntnu.edu.tw)網站,透過網路結合科普同好,分享國內外數學普及活動的學術與教育資源。對於推廣數學普及讀物的書寫、出版、閱讀不遺餘力。

洪贊天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英文系畢業,中文是第一母語,英文是第二母語。曾任出版社編輯、翻譯社總編輯,合譯書籍有《數字邏輯101》、《爺爺的證明題》以及《數學的語言》等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