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統領五臟,是臟器之首,心臟健康,百病不生!
中醫專家分享從醫二十年的養心心得及祕方!
100道飲食調理、10處穴位按摩、簡便運動、日常保健、情緒養護
本書特色:
◆高效實用:心臟不適怎樣在30秒內緩解?心絞痛突發如何自救爭取時間?日常保健如何養護心臟?專家教你實用妙招,讓你的心臟時刻有保障。
◆圖文結合:穴位按摩、心臟保健操,一學就會,每天只做幾分鐘,心臟不生病。
◆簡便易學:為你提供全面且簡單易學的飯、菜、茶、湯養心方,營養搭配適合全家老少,專家分享好吃又好做的膳食食譜,全家老小都能擁有健康的心臟!
◆安全有效:引用《黃帝內經》《千金要方》《內經知要》《醫碥》《濟陰綱目》《嚴氏濟生方》等二十餘部中華醫藥養生經典,言出有據,有典可查,切實安全、有效。
由於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等原因,後天患心臟病的人群正在急速「年輕化」,而心臟統領五臟,心臟健康,百病不生,因而很多人開始注重養心。
本書主要從心臟在人體中的地位及與其他腑臟的關係、從細節辨識自己的心臟是否健康、不同年齡、體質的人群適合的養心方式、不同季節的養心方法、養心食譜、養心常識及誤區、專家養心祕方等九個方面闡述防治心臟病的正法竅門。本書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還配有豐富的插圖及大量圖表,使普通讀者也能快速理解,輕鬆實踐。
健忘症和心臟相關
健忘是指記憶力差,遇事容易忘記。導致健忘的原因除了腦部器質性病變外,其實和心臟的功能好壞也有關。心主血脈,為大腦提供血液,如果氣血不暢,那麼大腦就無法得到充足的營養,大腦的記憶功能就會衰退,就容易出現健忘症狀。《血症論》中說:「瘀血攻心,心血不足,則神氣昏迷,腦則不明。」
通過舌頭辨別心臟問題
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也就是說舌頭是心臟的外在體現,心臟的一些病變可以通過觀察舌頭判定出來。舌頭的不良症狀和心臟是密切相關的,例如舌頭發白,可能是心氣不足的表現;而舌尖過紅,甚至潰瘍等,可能是心火過於旺盛的體現。
足部反射區對心臟病的幫助
足底也有相應的區域代表心臟,當心臟出現心慌氣短、容易疲乏、胸悶、心絞痛等症狀時,按摩其對應的足底穴位,就可起到緩解作用。在足底與心臟密切相關的穴位有泉生穴、第二泉生穴,另外按摩足背的京骨對心臟也有保護作用。泉生穴在足二趾下部,第二泉生穴在足三趾 下部,均可用拇指進行揉壓按摩,對心臟病引起的一些症狀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
體寒和體熱的飲食注意
體寒之人可食用一些熱性以及溫性的補心食物,例如核桃、蘋果、燕麥、豬肝等。另外需要說明的是,虛寒體質的人可將寒性食物煮熟後食用,例如製成粥或者放在燉菜中,這樣食物的寒性就會大大降低。
體熱之人可食用一些性微寒的補心食物,例如蘑菇、黑木耳、香蕉、洋蔥、鴨肉、苦瓜、海帶、紫菜等。體熱之人可將食物涼拌或者清炒,這樣會減少體內因燥熱帶來的不適,從而減少對心臟的影響。
作者簡介:
李秋艷
主任醫師,臨床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師承心血管病專家、國醫大師翁維良。現任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副總幹事。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腫瘤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從事臨床工作20餘年來,她對普通人如何簡便而有效的養護心臟做了深入研究,這本書是她集合了多年臨床經驗寫就的養心寶典。
除藥物治療外,她還運用針灸、耳穴埋針、物理康復等傳統中醫療法。尤其擅長心臟病、糖尿病、甲狀腺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負責主持及參與科研課題10余項,包括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自然基金、首發基金、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北京市科委項目等。發表論文30餘篇,合作完成《糖尿病患者自助手冊》《翁維良臨證實錄》等10餘部專著。
翁維良
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臨床藥理基地主任。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國家藥典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審評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臨床藥理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保健學會理事等職。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老年病》《活血化瘀治療疑難病》《臨床中藥學》《翁維良臨床經驗輯要》等學術著作10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