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可以是首歌 | 拾書所

如果這可以是首歌

$ 335 元 原價 360

把生活過得精采如歌,才是正經事。
詞人姚謙關於旅行、人生、工作首度抒情而直面的對談


「賦予去過的城市一段音樂,賦予旅遊過的地方一首歌,或是為某段情感嫁接一段旋律,讓音樂成為生活的主要色彩,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姚謙

書衣選用進口美術紙,以乾淨的幾何線條寫上最日常又不凡的愉悅曲調,代表著生活元素的活潑色彩在旋律之間跳動。

珍藏限定〈姚謙詩手札〉,十首詩歌及格紋頁面,可以讀詩、可以創作書寫,反映生活的純粹,唱出詩歌般的美好質地。

輯一 履行者的旅行
中年之後做了決定,用更多的時間來旅行。並趁著初老未老,趕快去做遠程的旅行。旅行是一種很特別的與人接觸的經驗,與遊伴建立起感情的過程,彷彿是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的一種快速縮影:從陌生到熟悉,從各自行動變成一個小團體,在有限的時間裡快速過渡,也在不久的將來解散。

輯二 一個人的生活
我一直單身,選擇一人為家。一個能包容改變與成長可能的家,才會是理想的家。
音樂一直陪伴在我的生活空間裡,如有溫度的空氣,不打擾又有態度地存在著。而臥房裡的藝術品,常常是自己睡前和醒來時,第一個見到的親人。

輯三 觀望的視界
我刻意回到一個音樂使用者和消費者的位置,把自己放在更多不同的位置去聽音樂、去生活。音樂同語言文字一樣,進入生活,充當著溝通的元素。在畫作裡,我們能體會到時間、感情、價值觀與思考。藝術最珍貴的,不就是這個嗎?
人生是拾回自己和丟失物件的長程旅行,
每一步都在建構我們對人生想像的輪廓,
只有自己,能讓這般想像成為立體的生活實現。

時間是篩網,適度過濾生活的磨合,
以溫柔演繹,以記憶騰寫,
溫潤了日常,積累了記憶。

留下旅程的時間感,不需費力討好生活,
更盈滿而鮮豔的曲章在未來等著被譜寫。

作者簡介:

姚謙

詞人與音樂產業管理者,歷任臺灣 EMI、Virgin、Sony唱片公司總經理,三十年來於創作與管理兩面行者,熱愛藝術、文學、電影、旅行。 近年積極參與專欄、小說、電影等工作。

他的歌詞膾炙人口,獲獎無數。 代表作有《我願意》《味道》《魯冰花》《最熟悉的陌生人》《記念》《如果愛》等。 已出版長篇小說《腳趾上的星光》,隨筆集《我願意》《一個人的品味》《美麗的相遇》《一個人的收藏》等,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從事音樂工作三十年,姚謙打造出李玟、蕭亞軒、江美琪、劉若英、侯湘婷、黃立行等歌壇實力唱將,成功創造出眾多暢銷經典唱片。 不斷為華語樂壇注入各類音樂新力量。

2016年,姚謙擔任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大電影的音樂監製,完成了向匠人致敬的原聲音樂大碟,其中,由姚謙作詞、陳粒作曲並演唱的《當我在這裡》更是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受到了各年齡人群的喜愛。 2017年,姚謙任央視文化類重磅節目《朗讀者》的音樂總監,為節目完成了動人的音樂,渲染了文字和朗讀的力量。

Facebook︱姚謙 Yao Chien

https://www.facebook.com/yaochienpage/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