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 1987-2017 | 拾書所

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 1987-2017

$ 334 元 原價 380

娓娓多變的原運30 年 道來綿延的原民心境
他們就像自灰燼中重燃火苗之後的烈焰主角,
承接著各類舊新挑戰。


本書延續《認同的污名》一書原貌精神,採取最大宏觀研究視角,分成前篇、中篇、及後
篇。

前篇敘述1987至2017的三個十年,大體上鋪陳一個原民三十年輪廓。

中篇與後篇的最主要理論架構,是以觀光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tourism)前臺(front stage)與後臺(back stage)等二個相對的分析概念為基石。前臺指公開展現於外的樣態,那是群策群力的眾人活動。當然,既稱前後臺,就有類似表演的舞臺,也應有可界定為觀眾者,而在原住民的眾人展演場域上,觀眾對象一方面就是國家大社會政府和漢裔臺灣人,另一方面則是廣泛的原民同胞。

過去二十多年間,作者觀察出原住民世界中,至少有七大社會運動的建置與維繫,而此等不需動員的類全民運動,正是族群是否具有優質前景的條件。而臺灣原住民在世紀交替前後,充分展現了社會文化活力,因此,當下尤其值得對這些現象進行脈絡性分析,以獲得更深入的瞭解。

作者簡介:

謝世忠

臺北市人

6月7日生 標準雙子座——白天嚴肅 黑夜搞笑,每年生日都有大排場

學歷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1989)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1995-)
臺大行為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2011-)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理事長(2015-)

經歷 美國奧瑞岡大學傅爾布萊特禮訪教授(2016/9-2017/7)
俄國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交換教授(2014/9-10)
德國海德堡大學交換教授(2013/8-9)
德國漢堡大學交換教授(2010/5-6)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訪問學者(2009/11-12)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傅爾布萊特訪問學者(2003/9-2004/7)
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1997/8-1998/7)

著有 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1987)
餵雞屋人類學——迷妳論述101(2011)
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1987-2017(2017)
其他尚有200種著作 看了傷眼 不看護眼 看與不看間傻眼

喜愛 慢跑 釣魚 寫作 詼諧 呆滯 鋼筆 螢光閃眼綠色 薩克斯風 Blackjack 更多資訊請上人類學系網頁或Google查詢或向原住民朋友探聽或懶得搭理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