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石原結實健康案例精選:感謝生病!有病的人更健康
「發燒」是身體燃燒處理體內代謝廢物的現象,
「高血壓」是身體賣力輸送血液好讓細胞更有活力的緣故。
也就是說,「所謂生病,就是身體努力恢復健康的反應」。
你是個體弱多病的藥罐子,或經常被發燒、腹瀉、皮膚過敏等纏上的敏感體質,亦或是健檢紅字的常客嗎?面對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陪著你的大小症狀或疾病,感到不耐或對健康憂心?嘿,先別急著瞎操心,日本暢銷又長銷的作者兼醫學博士-石原結實將告訴你,其實偶爾生個小病反而更健康!
石原結實醫學博士認為,各種大小病痛都是身體的排毒自救機制,例如發燒是燃燒廢物的結果;過敏是身體透過皮膚排毒;腹瀉是透過腸胃排毒;各種出血如鼻血、牙齦出血、痔瘡出血、皮下出血等,都是身體排除污濁血液的手段;而痛風、癌症等則是身體為了不讓毒廢物在全身到處流竄而採取的斷尾求生法。不論是將毒排出去,或是將毒廢物圈限起來集中管理不讓毒害擴大,種種症狀及疾病的發生,固然令人不適,但卻能保護身體不患更嚴重的大病以保住性命延年益壽!用日本語來解釋就是「一病息災」,意思是「生小病保健康」。
知道箇中原理,面對這些疾病不用過度擔心緊張兮兮趕緊猛看醫生猛K藥,但這樣還不夠!如果能從根本解決,終結各種大小疾病,告別亞健康才是真健康。
石原結實學博士認為現代人動得太少、吃得太多、體溫又太低,身體才會不斷出狀況。「低體溫」使得正常細胞活性變差、異常細胞活性變佳、器官溫度降低、血流速度變慢、代謝緩慢老舊廢物囤積體內……癌症、心肌梗塞、肺炎、腦梗塞、意外事故、老衰、自殺、腎衰竭、肝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炎、糖尿病等都和它有關;「飲食過度」動少吃多也會讓體內廢物暴增,癌症、心臟病、肺炎、腦梗塞、老衰、肝臟疾病、糖尿病等與其脫離不了關係。
不論低體溫或飲食過度最終皆會導致體內血液污濁、毒素太多。這時身體就會透過上述各種大小疾病發出友善警訊,告訴我們:該淨化一下血液了。想要告別大小疾病,必須針對「低體溫」和「飲食過度」拿出對策,如此才能將身體的自癒力發揮極致,追求真健康。
接下來,跟著作者的腳步,讓我們第一步破除舊觀念,用更全面的角度來正確了解小病的真相;第二步揪出NG做法,看看生活中踩了多少地雷,才會讓體內毒素太多、體溫太低,大病小病不斷;最後第三步用最正確、最自然的方法來調理身體,提升體內溫度、加強淨化血液,如此就能徹底告別惱人的不適症狀與疾病。請相信,只要翻開此書照著做,就能輕鬆揮別藥罐子人生,大力擁抱無毒無藥的健康人生!
掌握病因,大病痊癒,恢復健康實例集
——高血壓、頭痛、異位性皮膚炎、心臟病、肝臟問題、婦科煩惱、癌症……
◆全身宛如灌鉛沈重異常 →徹底從倦怠乏力的深淵大復活
◆依賴降血壓、降血脂藥物 →徹底告別藥罐子生活
◆頭痛、生理痛、過敏、水腫全消→減肥7公斤
◆月經不順、過敏都獲得改善 →連運氣也變好了
◆頭暈、心悸、喘不過氣 →從生薑紅茶出發,如今又能健康工作了
◆生理不順、不孕 →溫背暖腹2個月如願得子
◆從安眠藥、抗憂鬱劑的泥淖脫身
◆自己過去的治療都只求止痛,完全是治標不治本
◆癌症手術3次-改變飲食後,一年來身體健康不用藥
「傷健康」→錯 「救健康」→對
1 餐餐吃太多、每天吃飽飽
吃太多而造成血液中各種剩餘物質和代謝廢物增加 1. 「空腹」能治病
嘗試六分飽、偶爾斷食、時時餓肚子
2 不由分說,強迫自己多喝水
太多的水反而讓身體受寒,低體溫不利於健康 2. 要喝水,要喝溫熱身體的水
飲用紅茶、生薑紅茶、香草茶、昆布茶、梅乾茶等「具有溫熱身體作用的水分」
3 不運動或運動不足
血液會因為運動不足而變髒污 3. 動吧!大家
用運動來溫熱身體準沒錯
4. 不忌口,非天然食物吃太多
原本不存在大自然界的物質經由腸胃道進入血液裡,就會污染血液 4. 讓飲食環境回歸自然
多吃天然食材,打造健康的飲食環境
5 受寒
體溫下降1℃,不只是代謝功能降低而已,免疫力也會下降30% 5. 利用各種溫暖身體的方法來增溫
打造全方位溫暖環境,溫暖飲食、溫暖生活、溫暖運動……
【送】醫食同源:彩色圖解:93 道健康美味家常食譜
醫食同源的營養均衡飲食
現代人都知道均衡飲食是健康的來源。但是,怎樣吃才是健康元氣、營養均衡的飲食呢?
作者新居裕久除了醫生的身分,又師事已故中國料理名廚陳建民。1972年,他從中國的「藥食同源」這句話得到靈感,而創造「醫食同源」之說,在NHK「今日的料理」公開發表。他以自己的營養理論為基礎編寫的「醫食同源」專欄,在日本經濟新聞毎週六「日經PLUS1」連載而大受歡迎。此後,「醫食同源」這個結合西醫營養學、中醫藥食同源理論的新飲食概念也風行各地。
新居裕久認為「醫食同源」的營養均衡有三重指標!
第一重. 各種營養成分均衡攝食:菜單設計要運用多種食材搭配,讓營養更多樣均衡,特別容易不足的蔬菜和鈣質要留意補充。
第二重. 食材組合講求陰陽平衡:充分理解食材特性和營養,挑選恰當的彼此搭配,調和菜餚的溫熱寒涼性質、激發效果或抑制效果。
第三重. 酸苦甜辣鹹五行五味調和:活用當季食材,搭配酸辣苦味等各種味道來烹調,讓菜餚好吃又不會膩,菜色組合更靈活。而且有個訣竅:只要食材五色齊備,大概就能吃得很均衡。
要做到很困難嗎?本書由新居裕久與日本多處都有料理教室的BETTERHOME協會合作,把這些飲食訣竅融合在93道料理中,種類涵蓋日式正統料理、日本地方菜,以及中式、法式、義式料哩,運用取得容易的各種食材,不只任何一道都是「醫食同源」料理,而且做到好吃!充分享受食物的愉悅,也是養生飲食的最後一道「養分」呢!
中高齡忌口,不一定健康
年紀大了就要粗茶淡飯才健康嗎?作者以日本的壽命變化表示,日本人傳統的粗食禁肉等飲食習慣下,並沒有特別長壽,反而是飲食受西方影響,開始攝取動物性脂肪與蛋白質,使得飲食營養均衡之後,才延長壽命成為長壽國。他也以日本調查百歲人瑞等長壽老人的飲食為例,和其他家人吃一樣的飲食,甚至可以吃炸豬排,不需要刻意避免油膩或特意粗食,反而應該注重少量多樣化,營養均衡,不挑食才有元氣!
沒有不好的天然食物,運用陰陽平衡
作者認為醫食同源就是要從均衡的三餐來預防、治療疾病。均衡則有兩種意思,一是指西方醫學的營養均衡,另一個則是要中醫的陰陽五行平衡。身體要維持健康,就要保持在平衡的狀態,天氣炎熱時吃點寒涼的食物,寒冷時吃溫熱性的食物,吃高卡食物同時也用低卡食物來搭配,同時配合酸、苦、甜、辣、鹹五味(五行)平衡,可以強化內臟,增強精力,還能讓食物更美味。
不當飲食造成的生活習慣病,就從飲食解決!
現代生活講求方便速捷,大多數人就懶得烹煮比較費工的蔬菜料裡,還有越來越多的外食或外帶餐點,也都有蔬菜量較為不足的情況。作者以油菜花、牛蒡、洋蔥、番茄、苦瓜、南瓜、菇類、綠花椰菜、菠菜、黃豆、毛豆、西瓜、蜜柑、鯛魚、鰹魚、鰻魚、鮭魚和牡蠣等18種日常常見的食材為例,介紹營養成分和烹調的訣竅,設計了搭配多種蔬菜變化、烹調簡易又充分保留營養價值的保健食譜。
不僅如此,對體檢出現紅字,或者有高血壓、膽固醇、肥胖、糖尿病、脂肪肝、更年期障礙、尿酸、腦部退化、便秘等等問題的中高齡者,也一一列舉烹調和飲食的建議,例如高血壓吃日式拉麵就不要把湯喝完,或透過補充香蕉、蘋果等含鉀食物讓體內的鈉可以排出;高膽固醇不用特別畏懼含膽固醇飲食,多補充能降低膽固醇食物平衡也可以。此外,作者設計出以食材搭配的方式調配的對症料理處方,就能在兼顧營養均衡之下,開心享受美食。
作者簡介:
石原結實
1948年出生於日本長崎市,為醫學博士。早年曾攻讀長崎大學醫學部血液內科,畢業後於同校取得博士學位,現為石原診所的所長。
以增進健康為宗旨,實踐「紅蘿蔔汁斷食」,應邀在電視、廣播等健康節目中,深入淺出地解說醫學保健要領而深獲好評。
著作屢屢成為暢銷書,包括《不生病的祕密》、《生薑力》、《治百病就靠體溫!連癌症都是!》、《空腹養生の保健法》、《身體乾燥?小心老化提早報到》、《現在立刻停止大量喝水》……等。
作者 新居裕久
1929~2008。
昭和大學醫學部畢業。醫學博士。
曾任國立東京帝醫醫院院長(現國立國際醫療中心),昭和大學醫學部客座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顧問等。自1960年成為新宿醫院院長,同時擔任醫療法人醫食會理事長,新宿料理學院校長。
新居裕久師事已故中國料理名廚陳建民。1972年,他從中國的「藥食同源」啟發,結合西醫基礎、中醫理論而創造「醫食同源」之說,在NHK「今日的料理」公開發表。他以自己的營養理論為基礎編寫的「醫食同源」專欄,在日本經濟新聞毎週六「日經PLUS1」連載而大受歡迎。而「醫食同源」一詞則影響深遠。
從1980年代之後,著有數十本闡述飲食與健康之間的關係的著作。主要著作有:
《長生食譜》(原書名:長生きレシビ)每日新聞社、《醫食同源:陰陽平衡飲食》(原書名:医食同源、陰陽バランス食のすすめ)GRAPH社、《健康長壽飲食》(原書名:健康長寿食~生活習慣病を防ぐ食生活30か条)NHK出版、《驚人的β胡蘿蔔素》(原書名:驚くべきβカロチン)《預防動脈硬化的飲食》(原書名:動脈硬化を防ぐ食べもの)主婦生活社、《增強功效的食物搭配》(原書名:プラス効果の食べ合わせ)《想瘦就要聰明吃》(原書名:やせたいなら、頭を使って食べなさい)《你知道怎麼均衡飲食嗎》(原書名:バランス食知っていますか)同文書院、《醫療見於飲食》(原書名:医は食にあり)《藥膳治療》(原書名:薬膳で治す) 時事通信社、《防止老化飲食》(原書名:老化知らずの食べ合わせメニュー) 《預防文明病的萬能飲食》(原書名:成人病知らずの万全メニュー)青春出版社、《醫食同源 美味飲食》(原書名:医食同源 おいしく食べて治す)三笠書房…等等。
料理 (財團法人)BETTERHOME協會
1963年6月創立,1975年成為財團法人。透過烹飪希望能更健康的生活,進行許多相關調查、研究、出版等。尤其是在全國18個地點創辦「BETTER HOME烹飪教室」,教授「立即就能派上用場,一輩子都受用」的烹飪技巧,並且告訴學員有關健康的營養知識,食材選擇,以及保存方法。
譯者簡介:
胡慧文
台灣台南人。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主編與企劃編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血壓完全控制的最新療法》、《視力,當然可以回復!》、《新腦內革命》、《打敗3C螢幕眼》等醫學保健叢書。
張秀慧
日本國立宇都宮大學日本語學系、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